首屆“極目新聞”國際漢字書寫大賽複評在黃陂區木蘭水鎮舉行
發表日期:2021-07-08 07:55:20
來源:本站
被閱讀[5535]次

亚博科技app
記者 鍾書
“這幅作品取法高古,筆墨酣暢”“這裏出現錯別字,是硬傷,很可惜。”……7月7日,首屆“極目新聞”國際漢字書寫大賽初評、複評在武漢市黃陂區木蘭水鎮舉行。由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柳長忠帶隊的9名書法專家評委,經過初評、複評兩輪嚴格篩選,從來自港澳台、馬來西亞、美國、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投稿中評出600多幅入圍作品。這意味著,600多名參賽者將獲得進入首屆“極目新聞”國際漢字書寫大賽決賽的資格,現場揮毫,共同角逐大賽各組別等級獎獎項。

本次大賽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辦,武漢市黃陂區文化和旅遊局協辦。自2021年4月29日啟動,到2021年6月30日截止,累計訪問量高達1987458人次,累計投票28466票。大賽評審委員會從全球投稿作品中選出2217件參加初評,參賽者年齡最小5歲,最高80歲。
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硬筆書協主席團常委柳長忠,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記陳艾,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功尚、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三屆蘭亭獎獲得者樊利傑,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李書林,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執行秘書長郭奕璿,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柳昊,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楊長保,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少兒分會副會長孫沛組成的專家評審團,根據少兒A組、少兒B組、青少組、大學生組、成人組五個參賽組別分組評選,初評後再經過交叉評選的方式,進行複評篩選。

柳長忠表示,此次大賽投稿特點突出,“組織投稿的機構、學校多,其中少兒組投稿量占比較重。少兒作品有模有樣,數位5歲小書法作者的作品,讓人驚喜,不禁為握筆都不容易的低齡兒童為之感歎‘實在不簡單’。盡管整體水平較好,但也有值得關注的問題,例如單字書寫不錯,但章法結構還需加強訓練。至於大學生組,投稿作品水平一般的占比較重,透視出當代大學生書法水平急需加強;值得一提的是,成人組不乏高水平的國展入展作者。”
柳長忠介紹稱此次投稿作品從地域來看,覆蓋麵廣。不少作品通過網絡“漂洋過海”,積極參與到首屆“極目新聞”國際漢字書寫大賽中來,而“ 漢字書寫熱潮在中華大地留學生中同樣熱情高漲”。

澳門硬筆書法協會會長歐誌祺帶頭參加大賽,他感歎道:“‘極目新聞’國際漢字書寫大賽在傳承中華文化,推動書法事業發展方麵起著重大的意義,我積極推動澳門的會員參加,一同感受國際大賽的魅力。”
評選現場,青年組評審李書林告訴記者,來稿作品書體豐富,風格不一,“臨摹‘二王’的行草書、 鄧石如的清篆、毛公鼎的大篆等等,這些青少年作者如果進入大學後堅持學習書法,前途不可估量。”

周密組織、盡責評審,不遺漏任何一件好的作品,也為“不完美”的作品遺憾。柳昊坦言,有的作品若出現錯別字,就是硬傷,甚至還有不少成人作品沒有印章。“如果一幅作品連印章都沒有,哪怕字寫得不錯,也隻能狠心淘汰。”他呼籲廣大書法愛好者,以後投稿,注意作品的完整性,不能輕視落款。此外,通過評審,他發現不少作品書寫使用的紙頗為講究,“有些具有中國風的特色,有些具有與文本內容相呼應的主題元素,清新爽目。看得出來大家不僅從筆法、結構、章法等方麵下了功夫,形式細節也十分注重。”

對於此次比賽的意義,柳長忠表示,“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希望通過比賽推動青少年漢字書寫、傳承好漢字文化,讓漢字書寫走向國際化。”
據了解,入圍決賽終評的名單將於下周在“極目新聞”客戶端進行公布,並計劃於8月22日在武漢市黃陂區木蘭水鎮舉行現場書寫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