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峰
發表日期:2018-07-21 11:41:07
來源:本站
被閱讀[12535]次
趙俊峰
字子瞰,齋號玄軒、石渠閣,別署飛鴻、墨子、山中隱者。山西省澤州縣人,本科學曆,三級美術師,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供職於澤州縣文化局。
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協會員、九三學社山西書畫院書法家,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硬筆書法協會常務理事,晉城市硬筆書法協會主席,晉城市職工書畫家協會副會長,晉城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九三學社晉城詩書畫院秘書長,晉城市政協委員,晉城市青聯委員,澤州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書法網”《山西日報》《山西廣播電視報》《山西青年報》《山西畫報》《商情》(湖北省教育/學術類刊物)《太行日報》《太行文學》“晉城在線”網、晉城電視台等媒介對其書法事跡作過專題介紹。
清新質樸 醇厚典雅
——觀趙俊峰書法之所感
韓清波
我和俊峰見麵較少,更多的是通過電話和微信聯絡。2014年2月中旬的一天,美麗晉城“蘭花杯”書法美術作品展在山西省美術館開展。在開展儀式上,我與俊峰相識,他麵目眉清目秀、性格內斂沉穩,字如其人,我記得當時他的作品寫的是一件草書。一次,俊峰打電話,向我谘詢往《筆陣圖》發表文章事宜。還多次在微信裏交流,比如啟功先生有一件書法作品,存在筆誤,通過微信溝通取得了共識。去年6月,晉城市成立硬筆書法協會,俊峰和我約稿;一個月後,我收到《晉城市首屆硬筆書法作品集》,拙作放在了卷首。雖見麵不多,感覺俊峰是一個熱衷於書法的青年,孜孜不倦地追求書法藝術的真理,而且性情率真、為人謙恭。

晉城古稱澤州,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以來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哺育和造就了如唐代佛經注疏家慧遠、宋代文學家劉羲叟、明代詩書大家張慎言、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編纂陳廷敬等文化名人。我多次應邀到晉城講學和出席一些書法展覽的開幕式,對晉城書法有一些了解。晉城地處太行山腳下,書風多以“雄渾、厚重”標新三晉書壇。晉城書法二十年來,在李慧英、賈大一兩位主席的帶領下,書法創作水平和會員發展等各方麵在全省均處於中上遊。“強將手下無弱兵”,李慧英主席說,“俊峰是晉城青年書法界的骨幹之一。”我在微信裏看到俊峰的其它作品,總體感覺是:以帖為基,路子正,用筆講究,結體隨遇而安而不逾矩,章法自然,有清新、質樸、典雅之風。俊峰也是山西書壇的一顆新星。

俊峰從唐楷入手,又浸淫於篆隸,行草書取法二王、張旭、懷素、孫過庭、王鐸等,在書法創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山西日報》等省級報刊也給他做過專題介紹。俊峰能擔任晉城市硬筆書協的主席、晉城市職工書畫協會的副會長和晉城市書協的副秘書長,說明他本人在書法創作以及組織能力等方麵,還是有一些影響力的。硬筆書法是建立在毛筆書法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搞硬筆書法的,不光寫硬筆,而是把硬筆書法作為毛筆書法之餘事。(把硬筆書法叫做“毛餘”,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同意?)


書法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是十分獨特的。林語堂說,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又說,書法是中國美學的基礎。一個人能喜歡上書法,是幸運的。如果能一輩子從一而終,則更是幸甚至極。連畢加索都說,“假如生活在中國,我一定是個書法家,而不是畫家。”書法的技法可以用幾十年時間去掌握、充實、完善,但書法又不僅僅是技術,還有文學、史學、哲學等更多的知識層麵來支撐。所以,不僅“技進乎藝”,而且還
要“藝進乎道”。過去,有人提倡要做“學者型”書法家,方向是對的。“功夫在詩外”,要通過多讀相關的書籍,來逐步豐富、提升書法創作、研究的綜合實力。在微信裏,經常看到俊峰除了讀書法理論書籍之外,還涉獵文字學、古典文學、美學、史學等,讀如梁啟超《清代近三百年學術史》、唐蘭《中國文字學》、顧頡剛《中國史入門》、翦伯讚的《中國史綱》、季羨林《學術文化隨筆叢書》等書,而且還能進行散文寫作,對於青年書家來說,尤其難能可貴。

祝俊峰書藝大進!
2017年11月20日於晉陽
(韓清波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青少年工作部副秘書長、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