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長忠訪談:剛健挺勁見風骨
發表日期:2018-03-18 09:37:18
來源:本站
被閱讀[22821]次
柳長忠簡介
柳長忠,1962年11月出生於武漢黃陂區風景秀麗的木蘭湖畔,漢族,研究生學曆。現為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硬筆書協主席團常務委員、楷書委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大書法藝術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亚博科技app
站創始人並任站長兼總編輯。
1997年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七屆中青展和全國第二屆正書展;先後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等出版鋼筆字帖近百種;河南省小學實驗書法教材《書法藝術》、《寫字》的範字書寫者;策劃了第一屆至第四屆中國(孝感)漢字書寫節及萬人現場筆會; 2007年以來,曾擔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辦的全國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覽(全國硬筆書法國展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評委)、全國中青年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覽及一些單項大展賽的評委。2010年5月,擔任中央電視台《奮鬥》欄目學術觀察員。2012、2014年兩次當選中國硬筆書壇(十大)年度影響力yabo22官网
。書法作品被寧夏博物館及眾多機構收藏並鐫刻在韓國碑林園及中囯書法碑林博物館上。
2004創辦並主編了大型綜合性硬筆書法學術季刊——《中國硬筆書法》雜誌,2006年6月創辦了《亚博科技app
》,網站集官網、官網手機版、官網微信、官網論壇於一體,擁有注冊會員3萬餘人,目前亚博科技app
已成為當代中國硬筆書法界門戶網站。

——透視柳長忠的書法情結
1982年10月,在杭州舉辦的全國青年鋼筆字比賽中,他榮獲了三等獎;1984年11月,他率先組織成立全國第一個縣級鋼筆書法組織——大悟縣青年鋼筆書法協會;19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鋼筆字帖; 2004年,他主持創辦了全國性的全彩精印的大型綜合性硬筆書法藝術季刊——《中國硬筆書法》雜誌;2006年又出資創辦了《亚博科技app
》;2007年他策劃並成功組織了孝感市萬人硬筆書“孝文化”主題筆會;2008年至2011年,又連續策劃並成功組織了四屆萬人參與書寫的“中國(孝感)漢字書寫節”;2010年,他以學術觀察員的身份出席中央電視台《奮鬥》的現場錄製;2012、2014年兩次當選中國硬筆書壇(十大)年度影響力yabo22官网
。他就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柳長忠。他的有趣的書法人生故事凝聚著執著的書法情結。

有時,人生中的一次不經意的視覺,會激活某種天賦的一個生命曆程的苦苦追求。1981年元旦,還是湖北省孝感地區農業學校學生的柳長忠,打開《湖北青年》雜誌,看到雜誌中介紹一位16歲的湖北女青年,在老師的輔導下,刻苦學習書法,成為書壇一顆新星的事跡。她那娟秀的毛筆小楷,把當時的長忠帶進多麼美好的藝術境地。那一夜,長忠激動得失眠了:唉唉!瞧自己都18歲了,寫字還亂塗亂畫,再看人家一個女孩子寫的字,多叫人羨慕!他決心要好好學習書法。
1962年11月,柳長忠出生在湖北省黃陂縣(今武漢市黃陂區)木蘭山下一個普通農民家裏,父親是一個憨厚的種田人。長忠從小學到中學,也都是在亂塗亂畫中度過,誰聽說過書法課呀?“想學習,任何時候都不晚”。既然今天醒悟,就從今天開始吧!他跳下床,找來紙筆,慎重地寫道:從今天開始好好練字,將來當一名書法家!立誌就意味著終生的堅守。從此,長忠開始了書法艱辛而又快樂的跋涉。抄書、作筆記、寫信,都一絲不苟地書寫,那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鋼筆字,成為了永遠的生活際遇和人生處境。1981年7月,他從農校畢業時,已是校內有名的書寫能手了。

書法藝術的感動之於書法活動的熱愛具有重要意義,並已經成為慣性的書法常識。1981年8月,他分配到大悟縣劉集公社擔任共青團幹部。大悟縣是老蘇區,文化比較落後,長忠分配到大悟後,總想著能做點什麼。自己喜愛書法,能不能帶動全縣青年寫好鋼筆字。怎樣帶動呢?他一人喊破嗓子也不一定有效果,必須取得共青團的支持。


1984年10月,長忠找到時任的團縣委書記,兩個人一拍即合。團縣委書記高興地說:“我們先搞一次全縣的鋼筆書法比賽!”當即給縣政府寫了報告,縣政府同意並撥款500元作經費,以團縣委的名義發出了“征稿啟事”,由長忠用紅紙書寫“海報”後張貼在城關各要道口。那時,雖然觀者很多,但奇怪的是,“海報”下達半月,才收到幾幅投稿作品,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青年們懷疑活動不能搞起來,持觀望態度。於是,團縣委作了補充“通知”。這一次果然見到成效,不幾天,團縣委門庭若市,還有不少青年打電話以至登門詢問,來稿信如雪片般飛來,10多天時間,收到來稿1000多件,經過精心評選後,在縣委禮堂召開了隆重的頒獎大會,並成立了在國內縣一級中最早的鋼筆書法組織——“大悟縣青年鋼筆書法協會”,長忠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

長忠從骨子裏深愛著書法,近乎走火入魔。30多年的時光,他對書法的追求堅毅執著,將書法的精神視野作為了生命態度和終極事業。剛開始工作那幾年,正是全國學習龐中華硬筆書法之風盛行的時期,心中燃起的一團團書法之火呼喚起理想價值的拷問。1983年,長忠專程到龐中華所在的河南信陽去拜訪他。第一次就與龐中華老師徹夜長談,是龐老師給他鼓起了硬筆書法的風帆。這之後,往往過不了多久,長忠就會在周末先騎上20多裏地的自行車到廣水,再坐四毛錢的火車到信陽,去向龐中華老師學習硬筆書法。

2006年冬,長忠邀龐中華先生來孝感,正是他的執著和熱情,使龐中華先生傾吐了多年來的一個心願——在孝感舉辦“中國寫字節”。在龐中華先生的遊說和長忠的助推下,“中國(孝感)漢字書寫節”得以由孝感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聯合舉辦,並且從2008年到2011年連續舉辦了四屆,屆屆都獲得成功。龐中華說:“希望‘中國寫字節’能一屆一屆辦下去,將中華漢字書法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這也是長忠的夙願。

長忠的書法藝術透射出了他的靈氣。當然,靈氣來自苦練。他偶然得到一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如獲至寶,一遍又一遍的臨摹勾描,不到滿意時決不罷休,字帖邊角卷起,成了活頁,而他的字卻搭起了骨架。他居住的小屋裏到處是他的“手跡”,牆上、桌上、地上比比皆是,蚊帳、被單、衣服上都是墨汁點染的“花斑”,空氣裏總是彌漫著淡淡的墨香,有時無意中把自己弄成了大花臉,出門時別人掩麵而笑自己還全然不知。長忠書法注重內蘊的體現,從形式構件到空間關注,從用筆技巧到整體布局,從風格擬定到風度表達,都是精微細膩,情愫呢喃。正是這樣對經典的體悟,24歲時,他被選中為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以省委省政府名義所立碑文的書寫者,純正的歐楷碑文讓多少人駐足欣賞。


他常說:凡事諸“理”相通,萬法歸一。書與人都在一個“悟”字,悟到其“道”,才能耐得住寂寞,由“法”而“道”,才能學古而不泥古,書法藝術才會有獨到的創新和意境,人生的內涵也正映照於此。
長忠堅信,專心一藝,甘當苦行僧,必能成大器。長忠的書法作品先後入展入選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笫七屆中青展,全國笫二屆正書大展等,他的書法藝術的美學意義和內在情懷,不僅僅具有傳統書法精神的遷移,更多的是凸現時代思潮下的審美體驗和情感貫注的理念特質。

有人評價長忠“書生氣”太濃,尋思亦然。走進小小的書齋,除了牆上的書畫條屏和案前的碑帖石章,恐怕難以找到一樣“值錢”的東西。然而,正是這種書生意氣和書卷氣息成就了他,使他在書壇默默耕耘,矢誌不移。
1986年,他的書法作品在北京中國漢字硬筆書法大賽上獲得一等獎之後,天津新蕾出版社的編輯找到了他,為他出版了第一本《小學生鋼筆字帖》,發行量達15萬多份,掙到了第一筆稿費500元。2003年以來,出版更是達到高峰,武漢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柳長忠硬筆書法係列字帖。河南省地方小學實驗書法教材《書法藝術》和《寫字》中的鋼筆範字選定他書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也為他出版一套9本的字帖。近年,上海鍾書又為他出版了近百種學生練字帖——《寫字課課練》。他現在真忙得不亦樂乎,還欠出版社的一屁股稿子賬。

長忠熱衷於書法藝術的傳播和推廣。他牽頭或參與組織了10多次全國和區域性的書法活動。1999年9月,他籌劃並組織了“六省六市書法聯展”、第一回至第六回中國硬筆書法大展(全國展)、全國網絡書法小品展等。主持編輯了10多部優秀書法作品集,培養了一批書壇新秀,還到北京國子監作書法講座,二十多年來先後義務為機關單位、部隊、學校講授書法課百餘場。


透視長忠的書法情結,可以看出他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與至愛,始終秉持著傳統的堅毅,文化的堅持,意誌的堅定和人生的堅守,是人生理想的不斷詮釋與升華。
(文/婁晶舜)


上一篇:
海一樣深情/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