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都·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第七次紅色之旅係列報道之六
發表日期:2017-12-07 22:09:12
來源:亚博科技app
被閱讀[3893]次
(亚博科技app /柳長忠 通訊員/雷大輝、張文生 攝影/吳代文) 12月4日,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第七次紅色之旅代表團走進革命老區寧都。
一、參觀寧都革命舊址、戰鬥遺址
代表團一行在團長張華慶的帶領下,來到寧都起義軍指揮部舊址,並前往寧都烈士紀念堂瞻仰。
1931年12月14日,國民黨二十六路軍一萬七千人,在該軍地下黨組織中共特別支部委員會的(簡稱特支)的策動、組織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的指揮下,由趙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黃中嶽率領,於江西寧都縣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這就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一次著名的、有重大和深遠曆史意義的“寧都起義”事件。
接著,代表團又參觀了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和翠微峰戰鬥遺址。
1930年10月下旬,國民黨調集10萬兵力,進攻中央蘇區。12月30日至31年1月3日,紅軍接連取得永豐龍岡、寧都東韶兩戰勝利,共斃傷俘敵13000餘人,活捉敵師長張輝瓚,打破了敵人第一次“圍剿”。
1931年2月,國民黨又調集20萬大軍向中央蘇區進攻。5月16日至5月31日,接連取得東固富田、吉水白沙、永豐中村、廣昌、建寧戰鬥的勝利。紅軍16天內五戰五捷,殲敵3萬餘人,活捉敵師長公秉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敵人第二次“圍剿”。1932年底,蔣介石糾集4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紅軍在2月27日至29日宜黃黃陂和3月21日草台岡二戰中,共殲敵3個師、俘敵1萬餘人,活捉敵師長李明、陳時驥,擊傷敵師長肖乾,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
1933年9月,國民黨糾集50萬人進攻中央蘇區。因紅軍作戰戰略脫離實際,使第五次反“圍剿”遭到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
通過參觀紅色景區、革命舊址和戰鬥遺址,代表團一行聆聽講解,觀看圖文視聽場景,身臨其境地接受了一次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的洗禮,身心受到極大震憾。對寧都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生表示無限敬佩,對寧都的革命先烈表示無限敬仰。他們說這次紅色之旅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激發了創作熱情,表示在今後的藝術創作中要更加踐行為時代所書,為人民所書之使命。
紅色之旅代表團,利用晚上時間舉行了“不忘初心,紅色寧都”大型筆會,藝術家們豪情滿懷,揮毫潑墨,他們即興創作了一批反映紅色文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內容為主、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書法作品,現場人員爭相向藝術家們求賜墨寶。藝術家們為紅土地的熾熱情懷和寧都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所感動,盡情盡心盡力創作,現場時時傳來陣陣掌聲。其間,紅色之旅代表團一行及參加筆會人員一起召開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寧都宣講會。張華慶團長作了令人振奮,催人奮進的報告,使筆會和宣講會達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效果。
此次采風活動得得了寧都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縣委副書記李良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少剛,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王華聰,縣政府副縣長黃繼蘋,縣政協副主席舒地發等一起陪同並參加了筆會。縣文聯、書協的領導和同誌們認真組織、精心安排,保障了寧都采風活動的成功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