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2日,由河北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等主辦的“燭光計劃”-中小學書法教師培優項目在邢台舉行。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張鵬,邢台市政協副主席李中華,中國書協理事、河北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月卯,中國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河北師範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寇學臣等出席開班儀式,來自省內各地經過遴選錄取的首批50名中小學書法教師參加了培訓。
“燭光計劃”是由河北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民進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和河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書法教育大型公益活動,旨在通過“義捐、義講、義培、義評”等方式,服務書法教育,培育書法新人,助推書法強省建設。該計劃於2013年11月以來,已走進9個地市16個縣區,在區域性推進全省書法教育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次“燭光計劃”書法教師培優項目的推出,是在總結前四年經驗的基礎上推出的新舉措,旨在培訓一批能寫會教的書法優秀教師,發揮他們的“火種”作用,帶動全省中小學書法教育向深入發展。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對此次培訓高度重視,專門籌措資金,周密安排,確保培訓順利開展。
開班儀式上,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張鵬對參會學員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珍惜機會,二要多思多悟,三要遵守紀律,同時也希望各位教師在聆聽專家教授講座時,要帶著問題學習和思考,還要重視學習成果的轉化,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推進全省中小學書法教育再上新台階。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月卯做《書法臨摹與創作》專題講座。他從書法的內涵、書法的成因,到書法臨摹的意義、書法創作的方法,從書法的基本要素——筆法、結構和章法,到書法藝術的哲學精神、審美意蘊以及個體修為,娓娓道來,整場講座引經據典,博古觀今,讓聽者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
中國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河北師大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寇學臣教授,作為本次培訓項目專家精心設計了培訓計劃和教學安排,現場解讀了《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並做《中小學書法教學精要》專題講座,讓學員從宏觀方麵,對書法教育的理念、內容、目標和教學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河北省書協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胡湛以《學科視野下書法理論與創作》為題,從書法理論的高度講解了書法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書法審美原理、古代筆法解析、書法鑒賞與批評、學科意識下的書法創作,並介紹了書法經典書目,指出了書法理論的重要性、書法文化的獨特性。
河北師大彙華學院書法專業教師宗宏宇則承擔了全部技法教學任務,從歐體《九成宮碑》到隸書《曹全碑》,結合漢字結構特點講述了毛筆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生動演示了運筆技巧和臨帖方法,讓學員逐步熱愛書法,走進書法。在濃厚的書法氛圍之下,學員臨習創作熱情高漲,每天在教室研習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甚至到淩晨兩點不睡,真正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在完成作品期間和結業展上,寇學臣教授和宗宏宇老師手把手臨摹示範、糾錯調整、點評創作作品,確定了學員今後一段時間內的努力方向。學員之間作品交流、以書會友、取長補短,拓寬了學習思路,豐富了麵授內容,開闊了創作視野。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尚根樹總結本次培訓有四好:組織工作好,課程安排好,學員素質好,培訓效果好。
短暫的四天培訓,學員普遍認為不僅知識技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理念和意誌得到了升華,通過培訓點燃起來的一種精神在互相傳遞著。滄州學員張力彩在微信群裏說:“沒人逼著我們學,沒人逼著我們寫,隻是源於對書法的摯愛,對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的珍惜……”;內丘學員李金生深有感觸地講:“早在2008年我就拜訪過寇老師,時至今日他依舊堅守,而且把書法教育全麵推開,真正做到落地生根,這是教育界的福音,是我們的榜樣!”邢台學員賈洪亮在結業典禮上發言:“書法藝術沒有高峰,隻有更高峰,我們將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向更高更好更強的書法藝術殿堂努力前進,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燭光計劃,把火種帶到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家鄉,發揚光大。”
從這些樸素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燭光計劃”的影響和“火種”的力量。有道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共同期待。(寇學臣/張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