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繪畫 
理智與激情—賞析著名畫家楊國光作品
發表日期:2014-11-06 09:45:00 來源:美術網 被閱讀[10490]次

  

yabo22官网 : 楊國光(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也許是看慣了各種低成本的“展覽畫”或“製作畫”的緣故,我對惜墨如金的楊國光先生的作品向來是充滿敬重的,他創作的許多沉甸甸的“含金量”很高的作品,猶如大樹體內流淌著的難以看見卻可意念的汁液,汩汩湧動著具有古典風儀與現代精神的生命韻味。

  一直恪守寧靜平和的國光先生,從來都是一位能夠以作品的內力、內情、內韻給人驚喜,然早以聲名遠播,但他始終視自己為藝術天壤間一顆飽滿待萌的種子,置一切誘惑、喧囂於不顧,獨自醞釀著有力度的生長。這種生長不是為了追求偉岸,而是為了獲取一份彌足珍貴的蔥蘢。這位多年從事美術教育的著名畫家,一向被人們奉為涵養深厚的學者,既有飽讀詩書的儒雅,又有飽經風霜的睿智,也少不了飽含熱淚的深情,他的筆底總是能夠澄澈地表達出包攬無遺的生命底蘊和精神底色。他以永不蕭條的美學自覺和創作視野,讓自己的眾多弟子觸摸到藝術殿堂的穹頂,並且送了一程又一程地將他們送抵藝術的通途。而他仿佛遙遠的飄逸的古哲或隱者,在甘當人梯的同時隱隱地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之夢裏。

  在我與楊國光先生多年的交往中,可能因為我過多關注了他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創作,從而忽略了他的素描、速寫方麵的才智,然而就是這些意味非凡的“小畫”,讓我重新考量出國光先生的創作實力和藝術走向。在我看來,國光先生的素描、速寫作品,絕不是一些作業式的“手繪本”或“速朽本”,而是一種恒定的藝術鍛造力的體現。湧動在這些意態非凡、神采飛揚的“小畫”中的筆情墨趣固然令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是國光先生似乎從中提煉出了國畫創作的美學秘旨,彰顯藝術人格和審美實踐。盡管他把這一過程詮釋為“苦旅”,但無疑他也從中汲取了自由靈動的美學精髓。

 

                                        楊國光作品《得水成仙》60×60cm 2010年


                                  楊國光作品《得水成仙》60×60cm 2010年


                                       楊國光作品《春俏枝頭》68×68cm 2011年


                                          楊國光作品《綠蔭》68×68cm 2012年

 國光先生的素描、速寫作品呈現出獨立的藝術形態和美學風格,每每讀之,我這個自認為諳熟美術理論的人,也從他所提供的筆墨語言和視覺形象中讀到了一種愈久彌新的審美意境:詩化的線條,音樂的節奏,心靈的格調,內在的抒情。種種這些特征都充分展現在他的那種天然明快、清新明朗的造型能力、造型技巧、造型方式上,也充分展現為他對靜動對比、虛實對比、前後對比、大小對比、線麵對比、直橫對比、方園對比、黑白對比的自如駕馭上。著名畫家楊力舟先生十分推崇國光先生的素描、速寫藝術,稱之為“氣勢流便,舞筆傳神”,並很有見地的指出:“為了刻劃yabo22官网 性格、特征,他在有力的線條造型時又運用了立體的明暗關係,分明準確的結構與光影使得層次豐富,質感和色彩感也有體現,皴擦的色調,虛實有致,神形兼備。在感人的瞬間準確把握中,傳情溢性所展現給我們男女老少不同yabo22官网 意韻情趣的美感,令人心動,這裏使我們感受到的是楊國光先生的人情味和高深的純真、質樸”。

  在魚龍混雜的畫壇上,楊國光先生當是那種隱忍不張而內心求索的理智型畫家,他不僅執著地要求自己的門生弟子們在素描、速寫方麵下最大力氣打進去,而且自身更是刻意求精,始終如一地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美與自由的源泉,讓每一幅作品都成為生命的符號、心靈的漫遊乃至靈魂的孵化。布來希特說過:“熱情可以加強我們的理性,理性可以淨化我們的熱情。”我絲毫不懷疑沉穩理智的國光先生之所以能夠創作出熱力四射的激情多姿的畫作,全在於他始終擁有一顆脫胎於書卷氣的厚重、沉雄、豁達的心靈。所以,我能夠從他的素描、速寫作品以及令人無限沉緬的以畫牛為代表的各類作品中,解讀到其中所蘊含的“烏有之鄉”與“實有之域”即出神入化的美學天堂的精神高地。

  我常琢磨艾略特說過的那句對一切評論家都適用的話:“誠實和批語和敏感的鑒賞都不是指向詩人,而是指向詩。”我在讀國光先生大量創作的不同於古今中外其他畫家所畫的牛時,就往往把思想的觸角指向牛,指向那在曆史的原野上衝破荊棘野火的奔牛。我不得不說,國光先生選擇畫牛,是理智與激情真誠交彙的結果。

  牛作為人類眾多民族共同崇拜的神靈,堂堂皇皇地進入到藝術家的創作視野裏。西班牙的鬥牛文化、美洲的牛仔文化、南亞和東亞的神牛文化,曾經澎湃著火熱的激情,而今依然點燃著生命的光芒,帶給人類永恒的仿佛發自血液的歌吼和靈魂的顫栗。我清楚地知道,國光先生滿懷詩意地憧憬著熱情襲人的奔牛的力量,這些年無論走到那裏,草原牧場、農家田園、山野林地、河邊塬畔……但凡能夠見到那絲毫不空洞的牛的身影,他的眼裏就會流露出無窮的風景。自幼在黃河岸邊長大的國光先生,當然知道這條曆史的長河不僅洗滌著人類的夢幻,也洗滌著牛這種生靈容顏。他的啟蒙先生是大師黃胄,黃胄以畫驢聞名於世,他沒有步老師後塵,最終“執牛耳”,以畫牛為樂。牛這種良善的動物,使國光先生有種非常親切、非畫不可的理由,即它身上具有“人的心靈所挖掘出來的各式各樣的奔放的激情。”所以,無論是在牧人的地盤上看青草相圍的牛,在春天的田地間看耕耘不停的牛,在牧童的笛聲中乍閑情逸誌的牛,還是觀賞敦煌壁畫、魏晉墓畫像磚上的古樸淡拙的牛,觀賞唐代韓 、戴嵩和當代李可染大師畫的牛,都讓國光先生體味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大美。

  也許是濡染了太多太多牛的藝術和牛的深厚氣韻,國光先生畫牛的起點很高,在作品中化表化神,融入自己的慈愛、愉悅、歡樂、激情、希望、夢幻、真誠,把所畫的牛視作是“肉體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性存在物”,即與人類心靈相通的人化的生靈。國光先生得天獨厚的藝術功力在於:他的筆墨很好,能夠自如暢達地將解剖、透視、立體感等現代技法與傳統筆墨結合在一起;他的創作理念和美感很別致,注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神人合一,通過畫牛表現靈魂意識、擁抱和諧統一的大自然;同時,他具有顯而易見的創新素養,他畫的牛總是追求能夠觸動心弦,較好地貫通了寫實、寫意、具象、抽象之間的交疊反複和相互滲透所構成的審美路線。正是這些骨子裏對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切合,才使他的作品兼備了中西文化的韻味,也使東方藝術的筆墨程式與西方藝術的精神要義完美的詩化在一起。

  我讀國光先生所畫的牛,沒有與別的畫家作品似曾相識的感覺,相反他所洋溢的自由天真的情懷總是讓我感到他分明是在創作一首奔騰的詩。他畫的牛工寫兼顧,以形出神,以神取形,將牛的實體和實體的形象進行了藝術的抽象,精煉地表現出牛的天性,並賦予它人性化的美質。他在造型取勢上更是匠心獨運,筆墨精當,揮灑自如,將中國書法的線條美、彈性美、韻律美精微地體現在畫麵中,造成一種動感強烈的音樂節奏,使作品充滿了審美和聯想空間和溢漾的詩魂樂韻。但凡讀到過國光先生的創作的牛畫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情不自禁的歎喟:“這是充滿東方審美情致的藝術牛、心靈牛、人格牛、精神牛!它們是藝術聖地上永遠活著的雕像!”

  如果說畫牛是國光先生最具精神穿透力的創作內容,那麼他的花鳥與yabo22官网 則給人們另外一種愛的歡樂。他的花鳥尊崇自然、親近自然、融入自然,將水墨的靈韻與心靈的詩情很好地調適成精美多姿的畫麵。他不是詩人,平素連話語都很節省,所有的詠歎全都投入到筆墨中。細細品味他拙而不滯、枯中含潤的筆蹤墨痕,我再一次確信:畫家所回饋給社會的美,就是人與自然、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的美。作為一個學者型畫家,他在花鳥與yabo22官网 的創作上,即沒有走“複古派”的路子,也沒有墜入“現代派”的軌跡,他特立獨行的風格包容了一貫堅守的理智與激情,盡情地刻畫純潔而真摯的美,並用筆捕捉著來自真情實感的藝術符號。他在美術院校長期從教,花鳥與yabo22官网 也是他的看家本領。但與一般的學院派畫家有巨大不同,國光先生的創作從來不照搬照套地以標準化、規範化的麵目形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國光先生的作品一直在努力追求並創造著精神的自由表現和情感升華。在他的作品中,我似乎總能聽見詩人佩斯的漂亮詩句:“大地乘自己生翼的種子飄移,宛如一位詩人乘自己的談笑雲遊”。

  在國光先生看來,花鳥畫的創作價值就是“我與自然兩不相忘”,而yabo22官网 的創作價值就是“珍存每一個畫中人的曆史瞬間”。因而他的創作試圖拓展心靈的自由度,打破純技術層麵的圖解方式,從“看圖說話”轉變為“讓圖說話”。為了尋覓和開掘“畫中畫”他充分施展自己在素描、速寫方麵的超強實力,借助筆墨、線條、色彩、形魂的張力,創作出許多耳目一新的yabo22官网 、花鳥佳作。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就是:抒情而不膩人,通俗而不庸俗,熱烈而不喧囂,淡靜而不寂寞。他從來不畫那些應付別人也應付自己的“急就章”,沒有靈感的召喚是不待候筆墨的。

  所以有的評論家稱他的作品是“寸紙寸金”,寧可廢畫三千,也不唬人一紙。

  自上世紀末至今,國光先生似乎得以國內外畫界的同時發現,成為名聞遐爾的“新麵孔的老畫家”。他的作品在東西方不少國家拋頭露麵,獲得廣泛好評,人們起先不相信,後來又堅決相信出自中國大西北的這位年近七旬的老畫家,一定是一位大雅涵脈的智者,他在“百美鹹備,流派紛呈”的畫壇上,堅持作遠離塵囂的苦學之人、苦旅之人,以自己獨備一格的理智與激情尋求著與美的理想、美的精神、美的夢幻更深的契合。記得有人這樣說:“國畫創作就是虛與實、黑與白、水與墨、抽象與具象的一番番較量”。在這樣的較量中,國光先生放棄了對壘與攻擊,而選擇了和諧與滲透,他以輕鬆自如的筆墨衝淡了胸中塊壘,他以自由奔放的情懷為我們創作了愛與美的二重奏。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是,這個平生不重頭銜,不計名利的老畫家,既使己被公認為著名畫家,著名藝術家的今天,也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藝術理想和審美體驗,他就如同他筆下的奔牛或牧牛一樣,緊緊地依偎著有麥草有泥土有河流有花香的風景,在馳騁或反芻中把生命的力與美凝聚成生命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