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的一間會議室裏,老教師們正在用毛筆填寫著今年新生的錄取通知書。沒錯,這就是被讚為“最值得珍藏的錄取通知書”的書寫現場。7月11日,著名書法藝術家龐中華空降陝師大,加入“寫手”行列,他激動地說:“西安是一座文化積澱令人敬仰的城市,陝師大是一個人文素養深厚的學府,此舉是在弘揚傳統文化和傳統書法藝術,感動得我都要落淚了,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讓我感覺到不孤獨。”記者了解到,今年陝師大的錄取通知書分為兩份,毛筆手寫版為收藏紀念版,打印版為入學報名使用。
今年一共要寫4500份
最大年齡“寫手”已82歲
被讚為“最值得珍藏錄取通知書”的“寫手”,其實是8位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師。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具有深厚書法功底的退休老教師,靜靜地書寫著。有的老師白發蒼蒼,最小的60多歲,年齡最大的已經82歲了。在陝師大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上,學生的姓名、錄取專業、收件地址等均為毛筆手寫。記者看到,老教師麵前都有一頁錄取名單,他們認真地書寫著,字體工整俊秀,又各有特色。
“今年每個新生會收到兩份通知書。”陝師大招生辦主任惠剛告訴記者,去年的新生收到毛筆寫的錄取通知書非常感動。“學生都希望能夠珍藏起來,所以今年我們就推出兩份通知書。老教授們手寫的讓同學們收藏,機打的供同學們報到時用。”
“今年陝師大錄取了4500名新生,幾位老師每天從早上8:30開始書寫,預計半個月寫完。一共8名老師,82歲高齡的文老師身體今天不適,在家休養。”惠剛說,師大在2007年進行首屆免費師範生招生錄取的時候便開始“用毛筆手寫通知書”。自此之後,毛筆手寫通知書成為陝西師範大學本科招生錄取的一項特色,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
“錄取通知書是學生們的大事,不能馬虎,我在廢紙上多練幾遍,爭取給孩子們寫得漂漂亮亮。”今年已80多歲的張老師表示,雖然還沒和學生見麵,他的心情卻很激動。在寫這些字的時候,他內心是充滿喜悅的。
值得珍藏的不僅是書法
還有師大的人文情懷
“師範類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板書,寫字對師範學校的學生來說很重要。另外,怎樣為未曾入學的學生傳遞一種人文氣息。考慮再三,我們覺得這樣的形式很優美,也很容易感染學生。”惠剛說,天氣炎熱,老教師們一絲不苟認真書寫的拳拳心意,希望也能傳遞給即將入學的新生。
“去年就有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第二天就去報了書法學習班,還養成了寫毛筆字的習慣。這是令人欣慰的,毛筆書法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希望更多的學生也能夠慢慢體會和感悟。”惠剛坦言,陝師大是一座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的高校,傳承和堅守傳統文化是學校的責任,另一方麵,此舉也是學校對學生的期待和承諾,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希望學生們能夠感受到這是學校對他們最真切的關懷。
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小李說:“當時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已經很興奮了,打開後發現竟然是用手寫的,我很感動,我很榮幸成為了師大人,在這樣一所溫暖、充滿關懷的學校讀大學真的很幸福。”
龐中華為陝師大點讚
西安的曆史文化令他沉醉
“這簡直是創舉,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作為一個書法工作者,陝師大很讓我振奮,就像在沙漠裏遇到的一股清泉。”龐中華對陝師大毛筆書寫通知書的舉動稱讚不絕,他說:“感動得我差點流淚。今天我也加入到這些老教師的隊伍裏來,我想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筆’是不能夠丟掉的。希望師大的師生們能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傳統書法藝術一直堅守。”
書寫現場,龐中華拿出筆來,認真看了好幾遍錄取名單上的信息,開始填寫。書寫間歇,龐中華感慨地說:“陝師大手寫通知書做法令人感動,飽蘸濃墨,一筆一畫,不僅包含著對學子們的祝福和殷切希望,更是對中國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堅守。”
“我小時候就是臨《龐中華字帖》,沒想到今年見到他來為師大的新生寫錄取通知書,太讚了!”現場一位工作人員說。
對於今年為何邀請一位硬筆書法家加入,惠剛表示,毛筆書法距離日常書寫略有距離,而硬筆書寫人人都要寫。手寫錄取通知書能夠進一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傳統書寫藝術的魅力。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已成為陝師大的特色和標簽,我們會堅持這樣的形式,並融入更多更好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