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筌 黃筌,903年生,965年逝世,四川成都人。字要叔。五代時西蜀畫院的宮廷畫家。翰林待詔,並主持畫院。後來和他的兒子居寶、居寀,弟惟亮,轉入北宋畫院。他繪畫題材廣泛,以花鳥畫最著名,亦能畫yabo22官网
、山水。他的花鳥題材,多是宮廷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風格富麗工巧。主要畫法是勾勒填色。他的畫細膩入微,形態逼真,色彩豔麗,富於裝飾性,與宮廷中豪華富麗的格調相吻合。據《夢溪筆談》說:“諸黃畫花,妙在賦色,用筆極精細,幾不見墨跡,但以五彩布成,謂之寫生。”他的這種畫法,代表著畫院的風格,在宋代影響極大。《寫生珍禽圖》卷,縱41.5厘米,橫70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是黃筌傳世的唯一作品,為絹本設色,無款。它隻是為創作而收集素材時的寫生草稿,故後人以此命名。有“付子居寶”的題字,可能是給他兒子作臨摹的範本。畫麵上畫有鄁鴒、麻雀、鳩、蠟嘴等十隻鳥,兩隻龜,還有蚱蜢、蟬、蜜蜂、牽牛等若幹昆蟲。這雖是一幅寫生畫稿,卻畫得靈活生動,每一蟲的形態準確,都具有很強的質感。畫法特點是墨線細勾,略加淡彩,嚴謹工整,是典型的雙勾法。《寫生珍禽圖》(黃筌 卷 絹本 設色 縱41.5厘米 橫70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了鶺鴒、麻雀、鳩龜等飛禽、昆蟲、龜介二十餘種,各自獨立存在,並無構圖上的組織,是一幅寫生作品。根據款識可知是黃筌交付兒子的習畫範本。畫中禽蟲刻畫精細逼真,重視形象與質感,鉤勒添彩,栩栩如生,體現了黃筌一派“用筆新細,輕色暈染”的特點。五代雖是傳統花鳥畫走向成熟的時期,但傳下來的珍品極少,所以此寫生畫具有珍貴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