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發表日期:2006-08-20 18:31: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2935]次
李成 李成,919年生,967年逝世,五代、宋初畫家。字鹹熙,先世為唐宗室,居長安(今陝西西安),後遷青州益都(今屬山東),人稱李營丘。能詩,善琴、長弈。尤擅畫山水。初師荊浩、關仝,後常模寫真景而自成一家。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他和關仝、範寬形成為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的三個主要流派,學他畫法的較多。畫跡在北宋時已經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無李論”之說。現存與王曉合作的《讀碑窠石圖》,為宋代摹本。《讀碑窠石圖》,絹本,墨筆,縱126.3厘米,橫104.9厘米。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描繪大自然幽淒、蕭瑟的景象,坡坨下古木參差,蒼於瘦枝俯仰,上有藤葛攀援。背景空無一物,似荒蕪日久,浩渺無際,給人以無限悲涼之感。平台上有一大碑聳立,龜座龍額,很是雄偉。碑前一人戴笠騎騾,仰觀碑文,旁有一童子,持杖而立,似為侍者。畫樹石先勾後染,清潤中寓蒼健。圖中碑側款書“王曉yabo22官网
,李成樹石”八字。據此認為是李成所作。南宋周密《雲煙過眼錄》謂,當時所見僅剩半幅,王曉yabo22官网
已佚。可知原本早已不全。故近來又有異論,此軸相傳是宋人摹本,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