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22官网  > 美術家 
範仲淹
發表日期:2006-08-20 18:30: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1609]次

範仲淹   範仲淹,北宋大臣,文學家。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幼時家貧,日食三餐不繼,不得不將米煮成薄粥,凝結後劃成四塊,早晚各食其二,流傳下“斷齏(切碎的醃菜)劃粥”的故事。乃發奮攻讀,“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麵”。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二十七歲時中進士,晏殊薦為秘閣校理。仁宗天聖初(一零二三),任西溪鹽官。寶元初(一零三八)。因挾擊宰相呂夷簡多用私人,謫知饒州,與尹洙,歐陽修等並指為“朋黨”。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在“憂讒畏譏”的逆境中,聞西夏元昊反叛,毅然“自請行邊”,以屯兵營田,招撫流亡,聽民互市。不數年,各族人民漸得安居樂業,西夏元昊請和。西夏軍民畏其威,羌族老幼感其德,稱他為“龍圖老子”,為朝廷所倚重,旋召拜樞密副使。慶曆三年(一零四三)任參知政事,富弼韓琦為樞密副使,奉詔條上十事:“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輕徭役”,仁宗頒行,史稱“慶曆新政”。新政推行不到半年,因貴族官僚的反對而失敗。即罷參知政事之職,離京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抵禦西夏。慶曆五年(一零四五)初,仁宗廢新法,範仲淹被罷免。皇佑四年(一零五二),仲淹病死,卒年六十四歲,諡文正。

  仲淹是宋代一位正直的有遠大理想的政治家。據《宋史》記載他“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仲淹倡之。”雖然幾次遭受貶謫,朝中又有不少政敵,但他依然“以天下為已任”,“日夜謀慮興致太平的君國大事。”他的著名散文《嶽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被後世廣為傳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把個人的恩怨、榮辱、得失置之度外,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憂君、憂國、憂民之心,未嚐稍去於懷。

  範仲淹一生薄以待已。他為廣德軍司理參軍任滿離職時,“貧止一馬,鬻馬徒步而歸”。晚年,子弟要為他建住宅作為致仕後養老之用。他極為反對,說:“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平時,“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身居高位,而始終自奉儉約,以“施貧活族”為終身之誌。錢公輔曾作《義田記》,讚揚範仲淹“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者、疏而賢者鹹施之”。

  他的詞作保留下來的很少,如《漁家傲》,把邊塞詩的內容帶進詞的領域,抒發了作者萬裏戌邊、禦寇保民的壯烈懷抱,具有較多的社會內容和開闊豪放的風格,在北宋詞中較為罕見。著有《範文正公集》。

  仲淹善書。宋黃庭堅《山穀題跋》中雲:“範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沉著,極近晉宋人書。往時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許一世人,惟稱文正公與《樂毅論》同法,……蓋文正鉤指回腕,皆優於古人法度。”又雲:“範文正公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意,蓋正書易俗,而小楷難於清勁有精神。朱長文《續書斷》謂仲淹晚年學王羲之《樂毅論》,亦一代之墨寶也。明唐錦《龍江夢餘錄》評範仲淹書極端勁秀麗,無毫鋩縱逸之態。”清高士奇亦雲文正書法挺勁秀特,肖其為人。  

上一篇: 寵物貓
下一篇: 已是最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