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22官网  > 書法家 
翁方綱
發表日期:2006-08-20 18:34: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1747]次

翁方綱   翁方綱,1733年生,1818年逝世,順天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書法家。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乾隆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長於考證金石,富藏書。對書畫、金石、譜錄、詩詞等藝,靡不精審,其書法尤名震一時。書學歐、虞,謹守法度。尤善隸書,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並稱:“翁、劉、梁、王”。亦有以其與劉墉、成親王永瑆、鐵保齊名,稱“翁劉成鐵”。馬宗霍《霋嶽樓筆談》稱“覃溪以謹守法度,頗為論者所譏;然其小真書工整厚實,大似唐人寫經,其樸靜之境,亦非石庵所能到也。”著有《兩漢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殘字考》、《石州詩話》等。《蘇軾論書跋語軸》紙本墨跡。行書。凡5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08字。縱130.5厘米,橫30.8厘米。上海博物館藏。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水平並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此行書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使這幅作品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作品中溫潤豐厚濃墨與纖細的遊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衝。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從柔潤流暢的筆意中,可推想作者書寫時靈活的用腕。綜觀此作品,運筆沉酣,墨色濃厚,筆劃豐滿,筋勁骨健,妙得神韻,是他的精品之一。

上一篇: 趙克禮
下一篇: 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