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周
發表日期:2006-08-20 18:34: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1559]次
黃道周 黃道周,1585年生,1646年逝世,漳浦(今屬福建)人。明代學者、書畫家。字幼平,或作幼玄,號石齋。又作若齋,又字螭若,螭平。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南都亡,唐王任以武英殿大學士,諡忠烈。通天文、理數諸書。工書善畫,詩文、隸草皆自成一家。《快雪堂題跋》稱其楷法“遒媚、直逼鍾(繇)、王(羲之)。”著作甚豐。《儒行集傳》、《石齋集》、《易象正義》、《春秋揆》、《孝經集傳》等。書跡有《行書七言律詩》,畫跡有《雁岩錄軸》,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詩翰冊》,絹本,楷書,6幅,均縱24.9厘米,橫29厘米。凡26行,每行字數不一。《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本楷書《詩翰冊》書於崇禎十二年(1639),是黃道周55歲時的作品。黃道周的書法,在明末的書壇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行草書遒勁酣暢,楷書畫短意長,質樸精麗,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他的書法打破了宋元沉悶的書風,直接取法六朝。此《詩翰冊》字跡於清勁中有腴潤,秀雅中有剛健,字與字間隔較大,行與行間距寬闊,顯得十分疏朗。清初宋犖說:“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漫堂書畫跋》)這個評語說得十分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