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22官网  > 書法家 
董其昌
發表日期:2006-08-20 18:34: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1760]次

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生,1637年逝世,華亭(今上海鬆江)人。明代書畫家、書畫鑒賞家兼書畫理論家。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人稱“董華亭”。萬曆進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諡文敏。才華俊逸,好談名理,善鑒別書畫。書法出顏真卿,遍學魏晉唐宋諸名家,涉及麵廣而能自創風格。其行書古淡瀟灑;楷書有顏真卿之率真韻味;草書植根於顏真卿《爭座位》、《祭侄稿》,兼有懷素之圓勁和米芾之跌宕。人稱其與邢侗、米萬鍾、張瑞圖為“明末四大書家”。對明末清初書風影響很大。以禪論畫,分為“南北宗”,推崇“南宗”為文人正脈。自稱作畫須“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後人奉為信條。傳世作品《雲山小隱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遙山潑翠圖》軸,藏上海博物館等。傳世書跡較多,有《論畫冊》、《唐人詩卷》、《琵琶行詩卷》、《前後赤壁賦冊》等。《前後赤壁賦》,紙本墨跡。行書,凡101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5幅,每幅均縱27.4厘米,橫18.8厘米。《石渠寶笈初編》著錄。今載《故宮書畫錄》卷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從這詩卷可以看出,董其昌書以李邕為骨化其雄強為淡雅,以米南宮為體勢卻略去變化、走向簡約的個性特點。細細觀察,其書法結體寬綽,取顏真卿之布白而不強作恢弘,筆勢瀟灑隨意,取米芾之“奇宕瀟散,時出新致,以奇為正,不主故常。”難能可貴的是,董氏能始終如一地表現書家自己,絲毫沒有邯鄲學步的陋習,以其藝術實踐證實了書家自身特點。






上一篇: 趙克禮
下一篇: 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