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生,658年逝世,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初名臣、著名書法家。字登善。博涉文史。貞觀中,曆任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又任河南縣令,人稱褚河南。貞觀二十三年(649)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高宗將立武則天為皇後,他與長孫無忌等堅決反對。武後既立,他遭貶斥而死。褚遂良工書法,尤擅長隸、楷、行書。他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又以疏瘦見稱的名書家史陵為師。他的書法主要是沿襲魏晉以來隸書筆法,又繼承了前輩歐陽詢、虞世南二人特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他的書學過程,可分四個時期:(一)在初期寫《伊闕佛龕碑》時,無“二王”味,完全是半隸半楷;(二)第二個時期由寫碑進入帖學;(三)第三個時期進入學“二王”的時期;(四)第四個時期,由學“二王”的帖學又返回到書寫碑版。由於他的書法造詣高超,深得唐太宗讚賞。又由於他的書法采集眾長,別開生麵,所作豐麗流采,韻致婉逸,對後代書風影響甚大。善鑒定,南宋陳思《書小史》稱“太宗嚐歎曰:‘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魏征遂薦遂良,今侍書。時方博購王羲之法帖,天下爭獻,然莫能定其真偽,遂良獨論所出,無舛冒者。存世主要代表作品有《伊闕佛龕碑》、《雁塔聖教序》、《同州聖教序》、《孟法師碑》、《房梁公碑》以及傳世墨跡《摹蘭亭序》、《 寬讚》等。《孟法師碑》,全稱《京師至德觀主孟法師碑》,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書,貞觀十六年(642)五月立。原名久佚,僅有清李宗瀚舊藏剪裱唐拓孤本傳世。僅20頁,每頁4行,計776字。此碑是褚遂良早期的代表作,體勢方峻,跡近歐陽詢,而略參以晉隋人韻致,撇軽捺重,是其特點。王世貞跋雲:“波拂轉摺處,無毫發遺恨,真墨池中至寶也。”此原石雖久佚,但由於刻工極精,故拓本甚好。今在日本,《 寬讚》,傳為褚遂良書,曆來有爭議。墨跡紙本,正書。據《石渠寶笈》載:縱7.7寸分,橫5.27尺。鈐有“楊士奇氏”、“韓逢禧印”、“梁清標印”等鑒藏印記。曾經明楊士奇、清梁清標及清內府等收藏。筆法瘦硬挺勁,結字寬博章法疏朗,氣息古雅。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將褚遂良與同時代的楷書大師如歐陽詢、虞世南相比,是否意味著從褚遂良開始,書法已經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或者說,是由張懷瓘所說“妍美功用”而趨向以“風神骨氣”為美的純藝術轉變呢?
張懷瓘評價褚遂良的書法說:“若瑤台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鉛華綽約,歐虞謝之。”正表明了一種與以前的書法截然不同的審美傾向。
褚遂良書法的線條充滿生命,書家的生命意識也融入結構之中。不管褚遂良是否刻意地在追求這一點,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注入作品之中的那種情調,又從作品之中飄逸出來,而讓我們為之神往。
蘇東坡在《題唐六家書後》一文中,曾將隋唐時期的六位書法大師逐一作了評價:
“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歐陽率更書妍緊拔群,尤工於小楷。高麗遣使購其書,高祖歎曰:‘彼觀其書,以為魁梧奇偉人也。’此非真知書也。知書者,凡書像其為人,率更貌寒寢,敏悟絕人,今觀其書,勁險刻厲,正稱其貌耳。”“褚河南書清遠蕭散,微雜隸體。……”“張長史草書頹然天放,略有點畫處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今長安猶有長史真書《郎官石柱記》,作字簡遠,如晉宋間人。”“顏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如杜子美詩,格力天縱,奄有漢、魏、晉、唐、宋以來風流,後之作者難複措手。”“柳少師書本出於顏,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虛語也。”
對褚遂良的書法隻用了四個字“清遠蕭散”。這種清遠蕭散,正是東坡所追求的意境之美。
米芾在評書時,對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分別作了評述:“歐陽道林之寺,寒儉無精神。”“歐陽如新疾病人,顏色憔悴,舉動辛勤。”“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無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顏柳挑踢,為後世醜怪惡劄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顏行書可觀,真便入俗。”“公權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歐怪褚妍不自持,猶能半蹈古人規。公權醜怪惡劄祖,從茲古法蕩無遺。”這些唐代書法大家沒有一個不受到米芾的挑剔,唯獨對褚遂良卻是這樣的讚美:“褚遂良如熟馭戰馬,舉動從人,而別有一種驕色。”對褚遂良《蘭亭序》的摹本更是推崇備至(見前),甚至可以說佩服得五體投地。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同樣也是如此讚美:“褚書在唐賢諸名世士書中最為秀穎,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自成一家,非諸人可以比肩。”熊秉明在《日記摘抄——關於羅丹》中引查德金(Zadkine)的話說:“……在雕刻裏要把握的是‘精神結構’(structure spirituelle),這是唯一的原則,其餘則任憑你們創造……”。褚遂良提供給後人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結構”,讓學習他的人。從他那裏拿走筆法、拿走筆意、拿走結構、拿走法度,然後從事自己的創造、改革、翻新……。薛稷學他,瘦硬通神,躋身於“唐四家”之列;薛耀學他,風骨棱棱,不僅作為一時的名手,而且開啟了宋徽宗的瘦金體;顏真卿也學他,顏體楷書是建立在褚遂良的楷書的基礎之上的。
劉熙載在《書概》中對褚遂良有這樣的評價:“褚河南書為唐之廣大教化主,顏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廣大教化主”五字,足以形容褚遂良在中國書法史上的獨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