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22官网  > 書法家 
王維
發表日期:2006-08-20 18:29: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3365]次

王維   王維,701年生,761年逝世,祁(今山西祁縣)人。唐詩人、畫家。字摩詰。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與弟縉並以詞學知名。天寶十五年(755)叛軍安祿山軍陷長安,拘摩詰於洛陽普施寺,授以給事中。後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他崇佛教,性喜山水。寫詩多以山水田園為內容,狀物傳神,精深入微,前期也寫過一些以邊塞任俠等為題材的詩篇。北宋蘇軾稱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不衣文采”的創作思想,對後世文人畫影響很大。晚年居藍田輞川,多寫隱逸生活和談禪說佛之作。兼通音樂,工書法,精繪畫,擅畫平遠景。常以“破墨”寫山水鬆石,曾繪《輞川圖》。後人謂山穀鬱盤,雲水飛動,筆力雄渾。明董其昌推為山水畫“南宗”之祖。並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傳世作品有《雪溪圖》,絹本、墨筆畫。縱36.6厘米,橫30厘米。坡石有漬染似無勾皴,無款。有宋趙佶標題“王維雪溪圖”。圖錄於《中國名畫寶鑒》。此《雪溪圖》構圖平遠,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披著素紗的木拱橋把人們引入一個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條結冰的大河,橫臥在畫卷中部,水平如鏡,波瀾不興;遠景,河對岸雪坡、樹木、房舍等平臥於黑水之上,掩映於茫茫白雪之中,使畫麵更加深遠。縱觀全圖,可使觀者沉浸在一片寧寂的山村境界之中,仿佛有雪花飄落和行人腳步聲悄悄傳入耳畔。此畫無款。右上角有趙佶題字“王維雪溪圖”,故長期以來認為是王維唯一的山水作品流傳至今。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集評:
  宋 沈括:如彥遠評畫,言王維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予家所藏摩詰畫袁安臥雪圖,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難可與俗人論也。謝赫雲:衛協之畫雖不該備形妙,而有氣韻,淩跨群雄,曠代絕筆。又歐陽文忠盤車圖詩雲: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此真為識畫也。(《夢溪筆談》)
  宋 蘇 軾:唐人王摩詰李思訓之流,畫山川平陸,自成變態,雖蕭然有出塵之姿,然頗以雲物間之,作浮雲杳靄與孤鴻落照,滅沒於江天之外,舉世宗之,而唐人之典形盡矣。(《跋宋漢傑畫山》)
  宋 韓 拙:唐有王右丞,杜員外贈歌雲:“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山水純全集》)
  元 湯 垕:王右丞維工yabo22官网 山水,筆意清潤。畫羅漢佛像至佳。平生喜作雪景、劍閣、棧道、騾網、曉行、捕魚、雪灘、村墟等圖。其畫《輞川圖》世之最著者也。蓋胸次瀟灑,意之所至,落筆便與庸史不同。(《畫鑒》)
  明 董其昌:畫家右丞,如書家右軍,世不多見。餘昔年於嘉興項太學元汴所,見《雪江圖》,都不皴擦,但有輪廓耳。及世所傳摹本,若王叔明《劍閣圖》,筆意類李中舍,疑非右丞畫格。又餘至長安,得趙大年臨右丞《湖莊清夏圖》,亦不細皴,稍似項氏所藏雪江卷,而竊意其未盡右丞之致。蓋大家神品,必於皴法有奇。大年雖俊爽,不耐多皴,遂為無筆,此得右丞一體也。(《畫眼》)
  明 董其昌:右丞山水入神品,昔人所評:雲峰石色,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唐代一人而已。(《畫眼》)
  明 董其昌:右丞山水入神品,昔人所評:雲峰石色,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唐代一人而已。(《畫眼》)
  明 徐 沁:南宗推王摩詰為祖,傳而為張藻,荊關董源巨然李成範寬郭忠恕米氏父子,元四大家,明則沈周唐寅文徵明輩,舉凡以士氣入雅者皆歸焉。(《明畫錄》)
  清 布顏圖:王右丞與友人詩酒盤桓於輞川之別墅,思圖輞川以標行樂。輞川四麵環山,其危岩疊巘,密麓稠林,排窗倒戶,非尺山片水所能盡,故右丞始用筆正鋒,開山披水,解廓分輪,加以細點,名為芝蔴皴,以充全體,遂成開基之祖,而山水始有專學矣。從而學之者,謂之南宗。(《畫學心法問答》)
  淸 唐 岱:王右丞山水訣雲:“閑雲切忌芝草樣”,今人畫雲鉤勒板刻,往往犯此病。(《繪事發微》)
  淸 方 薰:讀老杜入峽諸詩,奇思百出,便是吳生王宰蜀中山水圖。自來題畫詩亦惟此老使筆如畫。人謂摩詰詩中有畫,未免一丘一壑耳。(《山靜居畫論》)
  清 錢 杜:柳亦頗不易寫,諺雲:“畫樹莫畫柳”,信然。然山水陂塘間,似不可缺。前人所寫亦有數十種,王右丞能作空鉤柳,其法柳葉須大小差錯,條條相貼,逐漸取勢為之,自有一種森沉旖旎之致。(《鬆壺畫憶》)
  清 邵梅臣:客沅州時,雪中見芭蕉,鮮翠如四五月,紅梅一枝,橫斜其間,楚楚有致。以是知王摩詰雪中芭蕉,殆以造物為粉本,畫工推為南派之祖。(《畫耕偶錄》)








上一篇: 趙克禮
下一篇: 索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