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李斯-秦漢書法
發表日期:2006-07-01 03:29: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2265]次

> 曆代書法 > 秦漢書法 李 斯

李斯,(?—前208年)字通右,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初為郡小吏,後從荀卿學。戰國末入秦,初為呂不韋舍人,後被秦王政(秦始皇)任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以韓國水工鄭國事件,宗室貴族建議逐客,他上書諫阻,為秦王政所采納。不久官為廷尉。他建議對六國采取各個擊破的政策,對秦始皇統一六國,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六國後,任丞相。又反對分封製,主張焚《詩》、《書》,禁私學,以加強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他又以“小篆”為標準,整理文字,對我國文字的統一有一定貢獻。秦始皇死後,他追隨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即秦二世。後為趙高所忌,被殺。

李斯不僅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而是中國書法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創新者。對漢字書法的發展起了先驅作用。秦始皇統一國家後,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李斯同時也是秦著名書法家。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曆代都有極高的評價。

作品欣賞 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 嶧山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