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嶽飛 出師表
發表日期:2006-07-01 02:35: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311]次

嶽飛 出師表 [放大圖]

嶽飛《出師表》,草書。據歐陽輔《集古求真》考定,此作為明成化,弘治年間白麟所偽托,嶽飛的真跡目前無存。

《前出師表》是諸葛亮於公元227年率軍北伐前,給皇帝劉禪的一份奏章。表示,自己受劉備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一定要為 “興複漢室”竭忠盡智,效死不渝。《後出師表》是在街亭失利後,諸葛亮又一次上疏的一份表文。流傳千古的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出此表中。

關於嶽飛書寫《出師表》事由,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嶽飛路過南陽,謁武侯祠,嶽飛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讚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嶽飛並識。”有人說這是後人的傳說,史籍也無嶽飛來南陽武侯祠題詞的記載。

除了南陽市武侯祠,全國各地武侯祠和嶽飛紀念館都有《出師表》石刻。 成都武侯祠進二門,長廊壁上,嵌有嶽代寫的前後 《出師表》石刻。石碑共37塊,每塊高63厘米,寬58厘米,刻工精良。

杭州嶽飛紀念館是嶽飛的長眠之地。墓院內有南北兩側碑廊,共陳列碑刻127塊。北廊陳列著嶽飛像和手跡,有膾炙人口的《滿江紅》詞和嶽飛書的《前後出師表》。

陝西省岐山縣城南五丈塬,是諸葛亮幾十年南征北戰中最後一個戰場。諸葛亮死後,唐初便有人在此立廟,殿內東西兩壁鑲嵌的40塊二尺見方的嶽飛書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

四川省雲陽縣城張飛廟也有嶽飛草書《前出師表》刻石,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學部主事彭聚星出其舊藏,袁筱塢學士秦中石刻拓本的善本和他在開封尋得的另一精拓本,兩相互校以後,由名手張仲雅勾勒上石,住持僧瘦梅上人督工,聘請著名雕刻藝術家何今雨曆420多個日夜精鐫細刻而成。

四川青城山主廟——天師洞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其主殿——三皇殿兩廊有嶽飛書"前後出師表"刻石。

青島市嶗山區檔案館收藏有嶽飛書《前後出師表》、宋四家拓本。河南大學圖書館館藏金石拓片中的一些精品,其中也有早期拓製嶽飛手書《前後出師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