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顏真卿  祭侄文稿
發表日期:2006-07-01 02:25: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744]次

> 隋唐書法 顏真卿 祭侄文稿

《祭侄稿》全稱《祭侄季明文稿》,書於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紙本,行書 縱28.2厘米 橫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鈴有“趙氏子昴氏”、“大雅”、“鮮於”、“樞”、“鮮於樞伯幾父”、“鮮於”等印。曾經宋宣和內府、元張晏、鮮於樞、明吳廷、清徐乾學、王鴻緒、清內府等收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稿》是顏真卿為祭奠就義於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作。 唐天寶十四年(775),安祿山謀反,平原太守顏真卿聯絡其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次年正月,叛軍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並先後遇害,顏氏一門被害30餘口。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季明的首骨攜歸,揮淚寫下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元鮮於樞跋語謂:“《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 元陳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縱筆浩放,一瀉千裏;時出遒勁, 雜以流麗: 或若篆籀, 或若鐫刻, 其妙解處,殆若天造 豈非當時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 而反極工耶?”

《祭侄稿》作為顏書著名的“三稿(另二稿《爭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諸代從刻本中,曆代效仿者不絕,褒讚不斷。

相關鏈接:顏真卿《祭侄文稿》著錄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