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王羲之 奉橘帖
發表日期:2006-07-01 00:02: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728]次

> 三國兩晉書法 王羲之 奉橘帖

[放大圖]

釋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王羲之行書《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連為一紙。王羲之的墨跡流傳到今天的大都為響拓勾摹本。 例如王羲之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為唐人雙鉤填廓摹本。所謂響拓勾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術發明之前,古人為了保護書畫藝術品原跡,采用臨摹的方法製作副本和複本。所謂“摹”,就是對原作真跡摹寫,力求絲毫不差。書法摹寫稱之為“響拓”,繪畫摹寫稱之為“移畫”。這一風氣在唐宋時最盛,在唐朝,就有官方設置的許多專門摹拓書法名跡的“禦府”,下有專門摹拓書法的人員,不少人都是此中高手。如今,東晉王羲之等人的書法真跡已經蕩然無存,這些唐朝的摹本就顯得尤其珍貴。唐代因摹刻技術很高,筆意俱存,宛如手寫,也可窺見王羲之行書的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