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發表日期:2006-07-01 00:02: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2084]次

> 三國兩晉書法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書聖”王羲之當今存世的唯一書法精品真跡。縱23cm;橫14.8cm ,行書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劄,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

不少人認為《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趙孟頫、劉賡、護都遝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歎。乾隆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曆代書法名品,綜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對《快雪時晴帖》極為珍愛,他在帖前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八個小字,“神乎其技”四個大字。又說:“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全書二十八字,字字珠璣,譽為“二十八驪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的晉人三帖,並藏於養心殿西暖閣內,乾隆禦書匾額“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內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跡,包括三希在內,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閱古樓”,把上述刻石嵌在樓內牆上,拓本流傳以示臨池之模範。三希原件仍藏在養心殿三希堂。

根據此帖附頁的諸多題跋款識、收藏印章以及有關書籍錄載, 《快雪時晴帖》曾經宋宣和內府,宋時入米芾“寶晉齋”,元代又入禦府,上有趙孟頫題跋。明時為朱成國、王稚登,清馮銓所有,於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內府。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敗北,退踞台灣時除帶走了大量黃金以外,還有2972箱南遷文物中的精品。這部分卻是故宮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絕倫的工藝品,翠玉白菜、玉香爐、玉荷葉形筆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如今“三希”《伯遠帖》、《中秋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唯獨“一希”《快雪時晴帖》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國人深引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