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攻吳王夫差鑒
發表日期:2006-06-30 23:33: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905]次

攻吳王夫差鑒

攻吳王夫差鑒,春秋戰國,北京圖書館藏拓。

《攻吳王夫差鑒》為夫差所鑄器《說文》金部說:“鑒,大盆也”。《周禮》淩人注說:“鑒如*,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以禦溫氣。”此獸耳銜環。腹飾蟠虺紋及葉形紋。腹內銘文三行十三字。於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在山西州蒙王村出土。春秋時期的書法出現了因地域而風格各異的現象,東南方各國的銅器銘文都有美化的趨向,或作鳥蟲書,或作蝌蚪書等。而《攻吳王夫差鏗》穀作瘦長體。字形、筆劃不加修飾。文字顯得質樸規整,線條均勻,起止尖鋒。字距、行距較大,布局疏朗。已具後來小篆的雛形。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