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戰國 公乘得守丘刻石
發表日期:2006-06-30 23:32: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469]次

戰國 公乘得守丘刻石

《公乘得守丘刻石》又名《河光刻石》。篆書,兩行,十九字(一說二十字)。刻在天然形狀的石上,石長九十厘米,寬五十厘米,厚四十厘米。此石原在河北平山縣前七汲村外的田野裏(戰國時期的古靈城遺址西部),四十多年前被該村農民發現,運回家中放在院子裏作凳子用。1974年被河北省考古隊移至中七汲村第四發掘隊保存,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1977年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古中山國陵墓,人們才把這件石刻與墓葬聯係起來進行研究。由於其石刻中有許多字刻得不合規律,故極為難釋,後經多人釋文,方可粗略讀通。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