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馮班·鈍吟書要-曆代書法理論
發表日期:2006-06-30 22:57: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1871]次

馮班·鈍吟書要[節錄]

餘見東坡、子昂二真跡,見坡書點畫學顏魯公,體勢學李北海,風卷雲舒,遠之若將飛動。趙殊精工,直逼右軍,然氣骨自不及宋人,不堪並觀也。坡書真有努猊抉後①,渴驥奔泉之態,徐季海世有真跡,不知視此何如耳?

坡公少年書《圓覺經》小楷,直逼季海。見老泉②一書,亦學徐浩。山穀稱東坡學徐季海,蘇斜川③卻雲:“不然。”我信山穀。

趙子昂用筆絕勁,然避難從易,變古為今。用筆既不古,時用章草法便拙。當其好處,古今不易得也。近文太史④學趙,去之如隔千裏,正得他不好處耳。枝山⑤多學其好處,真可愛玩,但時有失筆別字。董宗伯⑥全不講結構,用筆亦過弱,但藏鋒為佳,學者或不知。董似未成字,在文下。

趙鬆雪出入古人,無所不學,貫穿斟酌,自成一家,當時誠為獨絕也。自近代李楨伯⑦創“奴書”之論,後生恥以為師,甫習執筆,使羞言模仿古人,晉唐舊法於今掃地矣!鬆雪正是子孫之守家法者爾。詆之以奴,不已過乎!但其立論,欲使字形流美,又功夫過於天資,於古人蕭散廉斷處,微為不足耳。如楨伯書,用盡心力,視古人何如哉?

[評點]馮班(1602一1670),江蘇常熟人,字定遠,號鈍吟老人。明諸生。為人落拓佯狂,不合時俗,能詩文,善書,尤其精於小楷。著有《定遠集》、《鈍吟詩文稿》、《評點才調集》。書學論著有《鈍吟書要》、《鈍吟雜錄》。《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有傳。①怒猊抉石:猊,獅子;抉,挑出。“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二句喻其沉雄奔放之態。這本是唐人評徐浩書法的話,見《新唐書·徐浩傳》。②老泉:蘇洵。③蘇斜川:蘇過。④文太史:文征明。⑤枝山:祝允明。⑥董宗伯:即董其昌。⑦李楨伯:李應楨(1431一1490)本名姓,後以字行,更字楨伯,一作貞伯,官至太仆少卿。明文震孟《姑蘇名賢小記》曰:“少卿書法自成家,蓋軼唐而上,然每恥以是見名。”文征明曾從其學書。

蘇軾、趙孟頫均為一代大家,分析他們的書風源流及得失,無疑可以為後學者提供借鑒。

東坡書風究竟受何人影響,自然毋須拘於一說。馮班在這段評說中揭示了蘇軾書風形成的關鍵,即兼收並蓄,轉益多師,這對於有誌於書法的人來說無疑是值得重視的。

趙字的優劣曆來議論頗多,有崇尚傳統而極力譽之的,有薄其為人而恣意毀之的。馮班秉持公心,一方麵稱讚他恪守傳統,無所不學,自成一家;一方麵又指出他用筆不古和追求流美這些缺點。這對於今人認識趙字,學習趙字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現在許多人重創新薄傳統,不願苦練基本功,以花拳繡腿沽名一時,讀此能不深自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