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國組聯工作會議,當代硬壇的領軍yabo22官网
和各路精英齊聚鞍山,共商硬筆書法事業發展大計。首先,我代表與會媒體向這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感謝龐中華主席和張華慶秘書長給我這個發言的機會,感謝各省市區硬筆書法協會的主席們對硬壇媒體特別是對《中國硬筆書法》雜誌的關心、嗬護和支持!近幾年來,本著對當代硬壇的關切和了解,肩負著辦好《中硬》、推動硬筆書法事業發展的重任,我陸陸續續跑了十幾個省市區,與各層麵的硬壇人士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溝通,掌握、了解了不少來自各地各方麵的信息,應該說收獲良多,感觸良多。借此機會,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彙報給大家,算是我對當代硬壇的一些審視和思考吧。值得說明的是,我所講的都是個人觀點,難免掛一漏萬,以偏概全,甚至過激,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如果我的發言能對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工作有所幫助,能對當代硬壇的領軍精英們思考問題有所啟迪,我也就滿足了。
一、關於當代硬壇的基本現狀
(一)硬壇“南北紛爭”的局麵行將結束,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在調整、改革中將擔負起統領全國硬壇的神聖使命。
一段時期以來,硬壇“兩個協會”的紛爭一直在人們的口頭談論,一些傳聞也不時會冒出來,使硬壇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硬壇的統一協調發展。隨著今年杭州《中國鋼筆書法》雜誌的人事變動和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人事調整,我認為,硬壇“南北紛爭”的局麵行將結束,統一和諧的硬壇新時期即將到來。
我們知道,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是經民政部批準登記的、由文化部主管的、代表國家硬筆書法組織的唯一合法社團。協會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立以來,在組織聯絡、舉辦展賽、開展對外交流等方麵做了不少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客觀的曆史的一些原因,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內部組織體係還不夠健全,網羅的全國精英還不夠多,主辦的學術性活動還比較少,特別是有影響的品牌活動還沒有形成。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協會的權威形象尚未完全樹立。近年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為樹立協會形象作了積極努力。特別是龐中華主席對上述問題看得清楚,思得明白,決心采取大動作來對協會高層和內部體係進行調整、改革。經龐主席提名推薦,並經主席團會議通過,張華慶先生出任協會秘書長。這一重大人事調整,已給協會帶來了生機。昨天會議上華慶秘書長的主題報告,已就改革協會工作、推動事業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思路。這預示著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將肩負起繼往開來、開創硬筆書法事業新局麵的神聖使命。
這次會議,應該說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在調整改革中大步邁進、開創新局麵的新起點。我想,如果這些思路和舉措能變成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下一步的工作綱要,變成各省市自治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並落到實處。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將以全新的姿態,統領硬壇,闊步走向未來。
(二)硬書組織呈現穩步、深入發展的態勢,大多數省市區的硬筆書法組織在優秀領軍yabo22官网
的帶領下繼續顯現生機。
目前,全國30個省、市、區中,除去雲南、內蒙、西藏等地以外基本上都建立了硬筆書法組織。盡管組織名稱不是很統一,內部構建也有差別,但各自在各自的區域範圍內,順時而舉,千方百計,堅持不懈開展活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硬筆書法正在逐漸深入人心。遼寧、江蘇、四川、浙江、廣州等省市硬筆書法組織成立都已有20年了。有的省市硬筆書法組織已遍地開花,其活動和影響比毛筆書法組織的還要多、還要大,地位還要高。如遼寧鞍山、本溪等城市的硬筆書法協會,其影響力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毛筆,本溪硬協成立的時間比毛筆組織要早得多。工作開展得好的省市硬協為我們探索並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一是大凡搞得好的協會,就會有一個團結戰鬥的主席團領導班子,特別是有一個敢於創新、無私奉獻、紮紮實實抓協會工作的領頭人;二是協會能夠依托社會,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解決活動經費不足等問題,並能團結自身範圍內的精英高手開展活動,不斷推出作品推出人才,使硬筆書法的根紮在群眾中,紮在愛好者的心目中。湖北、湖南、河南、重慶、安徽、哈爾濱等省市硬筆書法組織也非常活躍,工作開展得也非常好,其創作及理論研究的狀況在全國也處於領先水平。
此外,一些地方的硬筆書法組織還延伸到了基層。如廣東東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已在常平、大朗等幾個鄉鎮建有分會,鄉鎮級硬筆書法活動已很頻繁。今年三月我去東莞參加他們的全市第三屆硬筆書法大賽評選,順便到常平、大朗兩鎮走了一趟。通過交流,我發現這裏不僅經濟發達,硬筆書法活動也多、氛圍也好,還有不少創作上的高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這裏的硬筆書法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總之,硬筆書法組織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領軍yabo22官网
的經營,離不開高手精英的推動。
(三)硬筆書法活動(展賽)走過了“狂熱期”,開始步入理性的、區域化的、多形式發展的新階段。
一是全國性的展賽活動依然在艱難中不斷推出。大家知道,《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已主辦了九屆大賽,“文華杯”已主辦了八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持主辦的相關賽事活動也已辦了若幹屆。這些賽事都具有全國性,影響也比較大,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都不能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國賽或者國展來給以認定,成為具有最高權威性的品牌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有屆別的展賽活動的舉辦日趨艱難,影響麵也越來越受限製。
二是區域性展覽交流活動正成為硬壇主流。這些年,省際內有屆別的展賽、省際間聯辦的展賽以及大範圍的邀請展,此起彼伏,一個接著一個。如遼寧、浙江、四川等省主辦的省內有屆別的大賽,有的已辦了兩屆,有的舉辦得更多。廣州、東莞、武漢、深圳等一些中心城市主辦的有屆別的大賽,也都主辦了數屆。由“民間策劃、企業承辦、個人資助、組合主導、精英推動、媒體參與、書友聚會、輻射周邊、影響全國”的一些區域性邀請展、精品展,如當代硬壇百人展、廣州國際硬書名家邀請展、“相約太湖”精英展、徐州雅集、綿竹硬書邀請展等展事活動,正在成為硬壇活動的主流。
三是網絡展賽正成為硬壇活動的新模式,其發展前景良好。去年,中國硬筆書法在線網站主辦了“新浪潮•首屆亚博科技app
絡大展賽”,盡管參賽者尚不多,但開了硬壇網絡展賽活動的先河,其評選、展覽過程的近乎“零成本”,為硬筆書法在困境中開展活動找到了一條生路。除此之外,中國硬筆論壇與《中國硬筆書法》雜誌聯辦的網絡四季命題書賽也已舉辦了四期;不少硬壇精英利用網絡舉辦個人硬書展更是不拘形式,豐富多彩。這種網絡展賽活動將成為今後硬壇民間自發組織的硬筆書法活動的主流,並最終將帶來硬壇活動的多元化。
(四)硬壇媒體開始呈現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長期以來,硬筆書法界隻有《中國鋼筆書法》雜誌這一種專業性期刊,後來湖北的鄒慕白先生個人創辦了《鋼筆書法報》,參與其間。這一刊一報在硬壇維係了多年。近幾年,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創辦了會內交流的《中國硬筆書法》報、湖北省硬筆書法家聯誼會創辦了《中國硬筆書法》雜誌,《書法報》也推出了《硬筆書法》子報,加上“硬筆書法天地網”、“中國硬筆書法在線”、“中國硬筆論壇”等網絡媒體,使硬壇媒體出現了多家爭豔的新格局。特別是我們主辦的《中國硬筆書法》雜誌,作為大型綜合性硬筆書法藝術季刊,全彩精印,高標準編校,在硬壇露麵後,對紙質媒體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中國鋼筆書法》雜誌今年也開始增加內頁彩印,《書法報•硬筆書法》也改為彩版,以適應當代硬筆書法發展的新要求。媒體的競相發展為硬筆書法帶來了新鮮空氣,為擴大硬筆書法的社會影響,推動硬筆書法的學術研究,發揮了巨大的、深入的促進作用。
(五)硬壇組合不斷湧現,“沙龍式”精英群體繼續成為硬壇民間組織的亮點。
繼河南蔚陸軍發起“八隻眼”硬筆書法組合之後,這些年來硬壇組合如雨後春筍,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初步統計,目前全國硬壇組合已達二十多個。組合的發展已由跨地域的幾個趣味相投的書友組成,發展到以地域性為主的精英組成。如“嶺南風”、“雲之南”、“太湖筆韻”、“徽緣”、“朝天椒”、“古今道”、“六人行”等地區性精英組合,活動頻繁,影響一方。此外近年還出現了依托網絡結成的硬筆書法組合,如“沐風行”、“E書法”、“水一方”、“墨緣”、“鳴嚶組合”、“翕翥書藝”組合等等。硬壇組合現象反映了硬筆書法的多元化、精英化發展趨勢,成為推動硬筆書法發展的一股不可忽視的民間力量。
(六)硬筆寫字教學開始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硬筆書法家的生存問題逐漸浮出水麵。一批熱愛硬筆書法的鐵杆哥們,為了既不放棄心愛的硬筆書法,又能解決生存問題,不得不深入研究市場,尋找硬筆書法與市場的切入點——硬筆寫字教學。他們通過堅持不懈開展教學,走出了一條以文養文、以硬筆書法養硬筆書法的路子。如江蘇鎮江的陳雲石,通過既教書法,也教做人,靠高質量的教學立身,在硬筆書法教學方麵,已成為地方一大品牌。目前他的教學規模已逾千人。此外,香港的雷超榮、浙江的賀東祥、安徽的鄒永遠、湖北的劉賢斌、遼寧的崔維龍等一大批硬壇老將新秀,根據各自的實踐,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既為硬筆書法培養了後繼人才,也實現了依靠硬筆書法求生存、求發展,甚至奔小康。
二、目前硬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硬筆書法全國性組織體係尚未建立。
目前,硬壇組織依然表現為各自分散、“群雄割據”的散亂局麵。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雖是全國唯一合法的“官方性”的硬筆書法社團,但在組織上還沒有成為領導、指導全國各省市區硬筆書法組織的“官方”機構,其核心領導地位尚未完全建立。加之曆史的原因,杭州“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雖未取得合法社團的身份,但其活動並沒有停止,其作用和影響依然廣泛存在。因此,我認為,硬壇南北兩個協會“分庭對峙”的局麵還沒有結束。“兩個協會”存在的本身並不可怕,從推動硬筆事業發展上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要理順關係。如果杭州協會改為“中國青年硬筆書法協會”,在業務上接受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的指導,那種格局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問題是,“兩個協會”導致硬筆書法愛好者不知何處是自己的“家”,一些省級協會也保持“中立”,硬壇出現徘徊、觀望、憂慮的現象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
(二)硬筆書法全國性“品牌活動”尚未推出。
由於客觀的、曆史的原因,類似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展這樣的“官方展”還沒有推出,展賽活動應產生的權威性也尚未形成。這種現狀,不僅挫傷了一批硬壇精英參與展賽活動的積極性,影響了硬筆書法事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硬壇出現了一些怪現象:不少人認為搞比賽就是為了騙取錢財,搞活動就是為了騙取作品。即使是有事業心、有責任感、有奉獻精神的人策劃、組織的展賽,也很難征集到高水平的作品。一些沒有責任心的人也乘機混水摸魚,隨意主辦展賽,以騙取錢財、撈取名譽。這些現象的存在,使硬壇全國性展賽活動陷入了不健康的怪圈。
(三)硬筆書法的學術影響力尚未產生。
一方麵,學術活動開展甚少,參與者更是寥若晨星,使硬筆書法理論的構建、學術體係的完善缺乏推動力;另一方麵,一批精英高手在硬壇成名後,又遠離硬壇,進入毛筆圈。精英人才的流失,帶來學術影響力的減退,使硬筆書法的學術地位難以確立,在文化領域的影響也難以真正產生。
(四)硬筆書法的市場體係尚未形成。
市場是推動藝術發展的一隻無形的手。硬筆書法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如果不能進入藝術市場,其發展必然缺乏原動力。這些年,雖然江蘇、浙江等地組織過有硬筆書法作品參加的拍賣會,但是硬筆書法作品的交易情況不很理想,多數作品成交價格低,有的作品甚至無人問津,出現流拍;有的作品即使成交,成交價格與作品價值也相去甚遠,更談不上與畫家或毛筆書家創作的作品相提並論。硬筆書法在藝術市場上的尷尬局麵,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創作的積極性,而且在社會上產生了誤導,使人們認為搞硬筆書法沒有前途。此外,網絡拍賣更是讓人心酸,有的作者精心創作的作品賣出的價錢連功夫錢都不夠。畫廊裏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兒去,即使經營者有心想推出,其結果也是“冷坐”牆角,無人問津。
此外,各地硬筆書法發展的嚴重不平衡,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素質低下,硬筆書法出版物質量低劣,學校硬筆書法教學不被重視,硬筆書法組織活動經費嚴重缺乏等問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要保持硬筆書法發展的良好勢頭,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好這些問題。
三、推動硬筆書法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應轉變觀念,給硬筆書法以正確定位。
由於硬筆書法發展的時間短,工具表現上的先天不足,硬筆書法進入純藝術的範疇還有一段路要走。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既不能怨天尤人,小視硬筆書法的生命力,放棄對硬筆書法藝術的追求;也不能狂妄自傲,把硬筆書法說得過高過玄,而應正確審視硬筆書法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因此,我認為,應對硬筆書法進行重新定位,把它定位在“健康休閑的文化生活方式”上來。這樣定位的理由是:1、硬筆書法作為“綠色藝術”,無論在什麼時期、什麼條件下,對人的心理健康會產生好的作用。學習硬筆書法,可以淨化心靈、平和心態、愉悅身心;2、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通過習練硬筆書法,可以放鬆心情、休息大腦,讓閑著的時間過得更有意義,從而達到練字休閑的目的;3、文化藝術的高品位,決定了人們會在生活中去追求它。硬筆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在大眾喜歡的文藝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習練硬筆書法,就是在傳承文化、體味文化、追求生活的高品質。所以,如果把引導國人學習硬筆書法,變成引導國人投身到健康休閑的文化生活方式中,而非引導國人都去當硬筆書法家或利用硬筆書法掙錢。這樣引導在社會上就會產生更好的影響,就會吸引更多的國人加入到“玩藝悟道,養性修身”的行列中來。
(二)應理順思路,構建“寶塔式”硬筆書法群體格局。
是什麼構成硬筆書法的“寶塔”?我認為,龐大的規範漢字書寫者是硬筆書法的“塔基”,眾多的硬筆書法愛好者和創作者是硬筆書法的“塔身”,少數卓有成就的硬筆書法創作精英和理論人才是硬筆書法的“塔尖”。硬筆書法要發展,這三個方麵的群體都不能忽視。這就要求我們硬筆書法組織者和工作者,首先要把寫字教育作為先導,不遺餘力地倡導國人寫好規範漢字,傳承民族文化,掌握硬筆寫字的基本知識,構築堅實的“塔基”;其次,要引導那些硬筆書法的愛好者,深入傳統,寫筆下字,練字外功,走正學書的路子,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出作品、出人才,構建好“塔身”;第三,要高度重視在硬筆書法創作和理論研究上卓有成就的精英人才,樹立榜樣,給他們地位,為他們施展“拳腳”創造環境,激勵他們創作出流傳後世的作品,支持他們開展學術研究,讓他們在“塔尖”大放光芒,引領未來。
(三)應紮實運作,切實在以下三個方麵著力。
一是要完善組織體係。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應切實擔負起這一重任,把整頓組織、理順關係作為換屆後的工作重點。建議換屆後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事會,既要網羅各省市區的領軍yabo22官网
,也要吸納當代硬壇有影響、有實力的精英高手;既要理順協會內部的工作機製,也要理順與各省市區協會的上下關係。組建新的理事會要按照務實、高效、權威性和代表性兼顧的原則來操作,把有組織能力、樂於奉獻、幹事紮實的人,選拔到協會領導班了中來,同時也兼顧地域性、理論與創作、老中青甚至不同書體等方方麵麵;要建立會員標準,對現有會員進行重新審核、登記,符合條件的給予登記,並公布於媒體,不符合條件的可作為預備會員過渡。二是要推出品牌活動。可借鑒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全國展、中青展和單項展的運作模式,盡快推出中國硬筆書法的全國展。可以把《中國硬筆書法》雜誌策劃、組織的中國硬筆書法大展作為硬壇的中青展。中青展在評選機製上要更靈活、更富有創新精神。要定期主辦中國硬筆書法學術理論研討會,加強理論研究,完善理論體係。三是要盡早組建硬筆書法學術專業委員會。目前,可以考慮設立學術方麵的工作機構,參照中國書協的相關辦法,著手組建教育、編輯出版、理論及楷、行、隸、草、篆五種書體的專業委員會,網羅各方麵的專家、高手,形成各負其責、相對獨立地開展活動的工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