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22官网  > 書法家 
黃承浩
發表日期:2019-11-27 13:49:40 來源:本站 被閱讀[7714]次

專題:福建連江書法家黃承浩

福州市愛校助教家長黃承浩

        一點一劃書大千氣象,一撇一捺展萬家風采。文化需要傳承,書法便是傳承的載體。福州連江實驗小學來了個書法家,他就是五年六班黃恒之的爸爸黃承浩。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黃承浩先生受祖輩的影響和熏陶,自幼酷愛書法、詩詞。遠渡重洋後仍不忘自己曾是教師,數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臨池不輟。正是有著對文化的這份敏感,他看到來自台灣、香港、廣東各地的華人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走向國際,不為名利、不計個人得失,以各種形式傳承著,是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凝聚力。


        2015年,他放棄自我的前途和個人夢想,毅然放棄美國身份,回國著手籌辦了梅塘書院。當他獲悉實驗小學書法特訓班亟待指導老師,毛遂自薦承擔起家長助學的重擔,放棄了書院的可觀收入,並把周末的場地無償作為實小特訓班學書法的基地。他的作品經常參加在美國、新加坡、巴西等舉辦的國際性大展。還參加了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展、中華瑰寶國際巡回展等。雖然他是北美書畫協會副主席、天津市華僑書畫院理事,但他卻總是謙虛地說,我隻是個書法愛好者,一個愛好教書法的老師。


        他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以不同形式吸引孩子們的興趣。他講解生動有趣,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他們仔細看著他親筆示範,反複臨摹練習,勁頭十足。課堂上,他和孩子們積極互動,其樂融融。一次“六一”節,實小“學、做、玩、美”成果展,其中書畫作品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他的到來,為學校帶來了一股濃濃的文化之風,送來了一股暖暖的翰墨之香,是學校文化層次和品位的一次提升。


淺談硬筆書法的欣賞



淺談硬筆書法的欣賞
黃承浩

        硬筆書法是時代的產物,它應運而生,與時代脈搏相一致,特別是鋼筆等書寫工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便於大眾接受,因此也倍受人們喜愛。
    硬筆書法的欣賞不外呼形、神二字。所謂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筆畫 、線條所構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筆畫、結構、一幅字的布局,也就是毛筆書法的章法。所謂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內在的精神,包括筆力,氣勢神態,個人的情感流露等方麵。因此欣賞硬筆書法作品,不僅要看一點一畫,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氣勢神態,隻有外形美觀,內在有精神這才是好作品。


    然而,一切的硬筆書法欣賞,都應該從了解作品開始的,當然,欣賞者各自的審美觀不同,尤其是各人的文化水平,藝術修養等表現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我們不僅要依靠書法教育和提高文學素養,才能把欣賞水平進入更高的層次。

小學低年級硬筆書法教學體會

黃承浩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寫得一手好字,更為重要。自從我創辦了福州梅塘書院,讓我有幸成為探索硬筆書法教育的先行者,對此,我結合日常硬筆教學,以及書院教師書法教研,談談幾點體會。


        一、榜樣作用,潛移默化。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之一,新大綱要求教師在寫字教學過程中,不僅在口頭上宣傳,更應該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影響學生。由於小學生剛進入學習階段,對書寫漢字處於打基礎關鍵時期,我們教師在孩子麵前必須嚴格規範。首先要注意自己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畫筆順,展示給學生一個端端正正的漢字。特別是布置學生作業時,要求老師在每個學生麵前端正書寫。學生都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榜樣對於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時,教師要手把手指導,特別是幼升小的學生沒有寫過字,坐姿、握筆五花八門,這就要求教師做出規範的動作,寫規範的筆畫,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提高寫字水平,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想讓低年級的學生喜歡寫字,就要讓他們養成書寫的好習慣,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根據孩子特點,可以從幾個方麵入手。
        1、選典型的故事激勵。比如王羲之,鄭板橋等小時候的故事。通過這些生動的故事,明白事理,激發孩子對漢字的喜歡。
        2、根據形象字,分析字形、結構,編小故事。引導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比如囚、火、山等等,激發學生興趣。
        3、體驗成功,成就感。學生體驗到成功,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硬筆書法的興趣。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書法比賽,書院還布置榮譽牆,張貼獲獎證書、照片等等。每個學期還舉行“小小書法家”比賽,把好的作品展覽,讓學生、老師、家長欣賞,提出寶貴的意見,讓學生增長見識,取長補短。

        這是我這些年創辦梅塘書院以來的點滴體會,很多不成熟的還望老師、家長多提寶貴意見,不勝感激。

上一篇: 趙克禮
下一篇: 龍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