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信息  > 展廳 
《中國書法》2015年第七期
發表日期:2015-07-09 12:57:00 來源:中國書法家協會 被閱讀[6625]次






本期目錄/CONTENTS

關注

十一屆國展評審專題
植根傳統 鼓勵創新 藝文兼備 多樣包容——十一屆國展評審座談會綜述……鄭培亮……4
關於國展評審的幾點思考……楊 勇……9
製度設計與展覽美學——十一屆國展評審之我見……張瑞田……13
“展覽體”的適應性與變異性——當代書法的一個切麵……張 冰……14
十一屆國展評審花絮……蔡樹農……16
十一屆國展優秀作品、入展作品作者名單……18

書家詩詞
沈鵬詩九首……20

世紀回眸
弘一書風分期問題再探討……方愛龍……22
弘一致劉質平信劄管窺……陳 釗……48
弘一法師研究文萃……鄒典飛 陳飛鵬……58

yabo22官网

風 采·王玉池
基礎的深度決定質量的高度……王玉池……76
王玉池書法述評……張 虎 孫 洵 牛克誠……80

檔 案·張建會
習隸隨感……張建會……82
在漢碑中尋找筆墨意象——張建會書學路徑探微……王炳學……86
張建會書法集評……孫伯翔 唐雲來 朱以撒等……92

中 堅·韓文忠
韓文忠草書蠡評……王樹人……94
韓文忠書法集評……楊魯安 劉朝俠 老 樹……100

經典

執筆的流變與筆的形製特輯
書畫執筆圖式……104 撥燈圖式……108
東漢執筆圖像……112 東晉執筆圖像……114
南北朝執筆圖像……116 唐代執筆圖像……120
五代執筆圖像……126 宋代執筆圖像……130
元代執筆圖像……138 明代執筆圖像……140
清代執筆圖像……144 民國執筆圖像……146

創作

書家近作
我的書法道路及遐想……謝 雲……68
大筆之構 悲壯之美——謝雲《唐白居易長恨歌》賞析……黃 君……72

展 廳
“全國正書六家展”作品選……180
“全國正書六家展”述評……181

學術

執筆的流變與筆的形製特輯文叢
中國曆代執筆圖像彙考……莊天明……103
戰國毛筆形製及其對簡牘書法的影響……吳曉懿……148
蠡測“二王時代”的筆……王學雷……153
擇筆、筆的形製與書法風格……朱友舟……160
簪筆與“漢遺物”角筆的比較分析……周蓓娜……174

書家研究
弘一致堵申甫信劄存疑考釋……王維軍……186
豐子愷佛教繪畫的弘一情結……陳 星……189

考 證
唐代屏風書法小考……史忠平……191
有正書局與晚清民國法書碑帖的出版考察……葉康寧……194
鞏縣《詩說七言漢摩崖題記》考……馬健中……196

學苑文萃
論今文字正體、草體演進的同步性……高淑燕……199
高二適與筆工費在山……陳白羽……201
漢代舞蹈與書法的美學異質同構……應 傑 誌 泓……203

書法廣角

新書架
《樓蘭書法史》簡評……毛萬寶 胡 湛……205
用現代美學原理探討書法美的曆程……尹 旭……206

資 訊
“中國書法誌願服務活動”走進北京城建等……207



【精彩預覽】

關注

十一屆國展評審專題

完善和改進各類書法展的評審,是中國書協近期的工作重心。在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中,中國書協分黨組著力進行評審製度改革,強化評審紀律、嚴肅評審規則、嚴明評審程序、淨化評審環境、倡導風清氣正。“十一屆國展”的評審還突出以下幾個特點:導向正確,宗旨明晰;紀律嚴明,組織縝密;監審到位,全程監督;機製改革,保障公平;評委構成,突出德才兼備;媒體介入,學術觀察;審讀考查,重視文化。基於此,本刊特推出“十一屆國展評審”專題,通過學術介入以期對本屆國展評審進行綜合呈現。


















書家詩詞

沈鵬詩九首

沈鵬先生於詩詞多有造詣,人書俱老之年,詩亦愈精。近作九首,章章味濃。開篇《尤物》,於大千世界、萬物變遷多有闡發與憂思,前四句極言電子閱讀終端之神:萬卷詩書,大千世界,分秒間呈於掌中尤物,翻動五指便俯仰宇宙。憂思其帶來的學識泡沫和親情寡淡,甚至出現機械操縱人類的可怕後果。接著筆鋒一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類總有人類自己的智慧。

沈鵬先生於前衛時髦之物如此熟悉,思考如此幽深幽默,本刊特辟一欄,專此刊發,以饗讀者。





世紀回眸

弘一(1880—1942),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學名廣侯,字息霜。原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近代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文學藝術人才。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被後人尊稱為弘一法師。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於福建泉州溫陵養老院圓寂。

弘一書法在其所有藝術活動中成就最高,所創“弘一體”書法自成一派,影響巨大。弘一早年書法受晚清碑學思想影響,篆、隸宗法清人時賢及秦篆漢隸,楷書深受北朝碑版影響,兼及鍾、王小楷,行書取法宋人蘇軾、黃庭堅。其個性鮮明的“弘一體”書法樸拙圓潤、渾然天成,充滿雲鶴般超凡寧靜、淡遠之感。今年是弘一法師誕辰一百三十五周年,平湖李叔同紀念館、天津市弘一大師研究會等舉辦了相關的展覽與學術研討會紀念活動。

















yabo22官网

風 采·王玉池

5月19日,“王玉池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美術館開幕,胡抗美、張同印、張道興、王鏞等出席。展覽展出王玉池章草、篆隸等多種書體近作幾十幅,是其數十年學術生涯的濃縮和呈現。王玉池以八十四歲高齡舉辦這場展覽,引起書壇的關注。

長期以來,王玉池一直致力於“王學”及古代碑帖譯注等方麵的學術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他曾連續兩屆獲得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出版的《“二王”書藝論稿》《王獻之書法藝術》《古代碑帖譯注》等專著及《是治學嚴謹的典範還是不夠嚴謹》《〈萬歲通天帖〉的啟示》《粱武帝對書學的貢獻》等論文,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王玉池還提出構建“二王學”,還“二王”書法本來麵目。其深厚的學養和紮實的理論基礎,終形成其個性鮮明的書風。







檔 案·張建會

張建會,1960年生。現為中國書協理事、隸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天津市文聯副主席,天津市書協常務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多次擔任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法大展評委。

書法作品獲全國第六屆書法展“全國獎”,第二、三屆全國正書大展,第四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大展優秀獎(最高獎),首屆全國“翁同龢書法獎”;入展首屆全國“三名工程”書法作品展,首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四十二人展,中國美術館第二屆全國書法名家提名展,中國當代中青年書法精英研究展等。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中國書法》當代中青年六十名家提名、“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第三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書法十傑”。







中 堅·韓文忠

韓文忠,1946年生,蒙古族,內蒙古烏蘭浩特市人。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內蒙古興安盟書協名譽主席。1969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物理係。曾任內蒙古興安盟書協主席。1998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韓文忠書法作品集》,同年12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2001年書法作品入選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2002年被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2007年書法作品入選中國美術館第二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2012年《人民政協報》《中國書畫》《光明日報》等作專題報道。







經典

執筆的流變與筆的形製特輯

“唯筆軟則奇怪生焉”,中國書法因毛筆的特殊性,表現出豐富而獨特的藝術魅力,傳承數千載,毛筆的形製也隨著曆史的發展不斷演變。而隨著桌案、紙張等書寫條件的變化,曆代執筆的姿勢也不盡相同。因這些不同都關乎最終的書寫效果,本期特此推出“執筆的流變與筆的形製”特輯,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莊天明《中國曆代執筆圖像彙考》一文,總結梳理了漢代以來直至民國各個時期的執筆方式。他較為全麵地搜集和甄別曆代執筆圖像,並據此作了詳盡的分析,其用心良多,值得欽佩。但材料也有一些遺憾:有的因其局部太小而造成放大後的效果不盡理想;也有個別圖像時代的歸屬等細節問題尚待解決等等。第二部分約請了對毛筆有研究的專家吳曉懿、王學雷、朱友舟、周蓓娜等,他們從毛筆的曆史以及毛筆與書法風格的關係等角度撰文,豐富了專題的內容。




















創作

書家近作

現為中國書協顧問的謝雲在書法藝術上不斷探索,日有新進,其近作《唐白居易長恨歌》,具有曆史厚重感,同時又融入現代抒情色彩,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於當代書法創作具有諸多借鑒與參考價值。基於此,本刊“書家近作”欄目特選發謝雲此作,並刊發其關於書法創作理念的自述及黃君的評述文章,以饗讀者。





展 廳

全國正書六家展



學術

執筆的流變與筆的形製特輯文叢





書家研究



考 證



學苑文萃



書法廣角

新書架



資 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