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亚博.apk  > 中國書壇 
國學修養與書法·第二屆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開班
發表日期:2015-04-27 15:58:00 來源:中國書法家協會 被閱讀[2111]次

        4月24日,由中國書協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藝術學院承辦的“國學修養與書法·第二屆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學。在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名報名者當中,經過中國書法家協會組織專家嚴格遴選,最終42人入選,成為第二批學員。

  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洪武以及潘文海、曹寶麟、徐飛、鄭曉華、王英健等活動主承辦方領導及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學典禮。洪大用致辭,李屹講話。陳洪武主持開學典禮,並代表張海主席對高研班學員提出具體要求。

  持續三十多年的書法熱,使當代書法逐步走上職業化、專業化道路。書法家對技術的重視已經蔚成風氣,但對學術、學養的重視還沒有達到應有高度,這導致書法界出現了青年書法家文化推助力不足的現象。“‘國學’是中華傳統學術的結晶,凝聚著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智慧。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在視覺審美領域的延伸。從精神內涵上說,書法始終在傳統文化精神的滋養下成長。從民族文化傳承的高度來認知書法,我們對書法的理解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技’的層麵,而應該把它放置於中國傳統文化之‘道’的背景下。”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屹在此次開學典禮上說。正源於此,為促進當代書壇新生力量“技”“道”均衡發展,引導青年書法家靜下心來讀書,積極參與傳統文化學習,自覺提高國學修養,2014年6月,中國書協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和藝術學院,招收了首屆“國學修養與書法·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首屆“國學修養班”取得良好效果,也在全國書法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目前,首屆“國學修養班”學員論文撰寫及後續學習還在繼續進行中。

  在總結第一屆“國學修養班”經驗的基礎上,今年中國書協招收第二屆“國學修養班”。潘文海介紹,主辦方共收到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及有關團體會員的291名青年書家報名材料。其中,河南、山東作為書法大省,報名人數都突破了30人;國家級展覽獲獎者105人,其中蘭亭獎獲得者15人,國展獲獎者6人。報名結束後,中國書協組織專家對報名者的材料、作品進行了審核;經過嚴格的初評、複評、終評3輪投票評選,最終從符合條件的報名者中擇優錄取了42名;這42名入選者覆蓋27個省市自治區及有關團體會員。

  在為期一周的學習中,為了使學員有深度地接觸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本屆“國學修養班”開設了《易經》《論語》《大學》《中庸》《老子》《莊子》等原典選讀,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經典研究專家講解;並邀請當代學界名家陳鼓應、宋誌明、曹寶麟、王一川、羅安憲等為學員講座授課,為大家理解傳統經典提供學術向導。本次高研班麵授結束後,中國書協計劃於在今年10月為學員在北京舉辦階段性專題彙報展,並舉行第二次麵授。

  中國書協希望通過加強對青年書家國學素養、人格修為等方麵的引導和提升,著力培養一批優秀的青年書家創作骨幹,打造一支“德藝雙馨”的高素質書法隊伍,帶動書界形成閱讀、學習經典的風氣,引領書界深化創作探索,從而推動書家整體理論和創作綜合素養的提升。李屹說,“我們要通過舉辦青年書法創作骨幹國學修養高研班,引導全國書法藝術工作者,加強傳統學術學習,提高國學修養,把當代書法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引向一個新的深度,促使書法界形成內涵式發展的風氣。通過深入學習和探索,在中華文化的深層,尋找滋養藝術的源頭活水,為書法藝術的繁榮找到新的和曆史對接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