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柳長忠:黃陂采風行記
發表日期:2024-10-27 09:37:24 來源:本站 被閱讀[5064]次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為慶祝人民政協成立 75 周年,湖北省政協書畫院一行 16位書畫家,在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仲初的帶領下,踏上了前往武漢市黃陂區的調研采風之旅。這不僅是一次對大自然的親密擁抱,更是對我省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強省建設成果的深度探索。

 

(一)

       10月22日,當我們乘坐的大巴緩緩駛入黃陂梅店水庫腹地木蘭水鄉之時,一幅幅如詩如畫的丘林山水畫卷便在眼前徐徐展開。波光粼粼的水麵,倒映著岸邊的綠樹青山,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而在這片山水之中,有一座宛如世外桃源的半島石榴島,那便是我們此次行程下榻之所。

       踏上石榴島,仿佛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島上樹木茂盛,紅葉扮秋,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和清新的草木氣息。散建在樹林中水庫邊的休閑小木屋,幽靜雅致,別具一格,融合了現代的簡約與傳統的典雅,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設計者的獨具匠心。

       入住的房間溫馨舒適,布置簡潔而不失雅致。推開窗戶,便能欣賞到湖光山色,聽到清脆的小鳥喳喳的聲音,讓人心靈得到撫慰。傍晚時分,夕陽的餘暉倒映在水麵上,染成一片金黃。大家爭相拍照,留下難得的美景。

       居住在石榴島上,我們盡情地享受著難得的寧靜與美好。清晨,在鳥兒的歡叫聲中醒來,漫步在小島林中的路上,感受著晨霧帶來的清涼和微風給予的輕撫;夜晚,仰望著璀璨的星空,書畫家們或趁興揮毫創作,或互動交流,暢談著人生的美好。這裏的一切都讓我們忘卻了塵世的喧囂與紛擾,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為我們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感悟和素材。

  (二)

      素山寺林場,亦稱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黃陂長軒嶺街道區域之內,占地2.5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8%,擁有各種珍貴動植物。公園內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譽為“天然博物館”和“武漢市的神農架”‌。一進森林公園,便被那鬱鬱蔥蔥的森林所震撼。高大挺拔的樹木直插雲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芒。林間的空氣清新宜人,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能洗去心靈的疲憊。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耳邊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和潺潺的溪流聲。路上的落葉甚多,踩上去鬆軟且具有山林趣味。林中的喇叭,播放著悅耳的音樂和森林防火的通知。

       走到山場深處,有一片原始的森林,據說這些樹木已有數百年曆史。它們樹幹粗壯,樹皮斑駁,樹幹大多纏著藤蔓,長著苔蘚,仿佛在訴說歲月的滄桑。站在這些古老的樹木下,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

       素山寺林場不僅是一個天然的氧吧,更是一座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在這裏,我們看到了許多珍稀的植物,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諧與共生。

 (三)

      告別素山寺林場,我們來到了聞名遐邇的木蘭天池。這裏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進入景區,沿著山穀向上遊覽,首先見到的是小天池。映入眼簾的清澈見底的湖水,宛如一麵巨大的鏡子。

      我們沿著山間的小道拾級而上。一路上,奇峰怪石、飛泉流瀑目不暇接。有的山石形似雄鷹展翅,有的則像仙女下凡,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小溪形成的小瀑布從石壁上飛瀉而下,水花飛濺,發出動人的聲音。我們在山穀遊走,一步一景,有時稍坐片刻,有時駐足觀賞,不停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景。

      經過一番努力上行,我們來到了玻璃天橋。倚橋遠眺,山巒起伏,連綿不絕,讓人心曠神怡。

      在木蘭天池的遊覽過程中,我們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還了解到許多關於花木蘭的傳說和故事。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英勇事跡,為這片山水增添了一抹濃厚的文化色彩。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傳奇的曆史,讓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

     映像桃源,是黃陂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典範,展現了新時代鄉村的新風貌。

     走進映像桃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農家小院,白牆灰瓦,錯落有致。小院周圍種滿了各種花卉和蔬菜,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村中的道路幹淨整潔,兩旁綠樹成蔭,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在映像桃源,我們參觀了當地的民俗文化館,了解了黃陂地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館內陳列著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和古老的農具,讓人仿佛穿越了過去的歲月。我們還品嚐了當地的特色美食,那地道的農家萊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映像桃源不僅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這裏開設了農家樂、民宿等旅遊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度假。通過發展旅遊產業,當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逐步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目標。

  (五)

     木蘭花鄉景區,位於黃陂區姚家集街,總麵積近7000畝。景區以“鄉村遊”為主題,有巴黎左岸、梵高印象、彩虹花田三大主題花海,分為鳥語林,葛家灣花園民宿,大型遊樂項目,民俗商業街,木蘭文化博物館等區景,如今木蘭花鄉已被評為“武漢最美休閑鄉村”。

     進入景區後,我們首先參觀了木蘭文化博物館。據介紹這是國內首家關於木蘭文化的博物館。‌該館收藏有大量與曆史上的“代父從軍女將軍”花木蘭的相關文物,展品數量接近3000件,涵蓋了詩歌小說傳記類、戲劇影視劇類、郵幣卡標雜項類、木蘭傳說與中外文化交流類等多個類別‌。場館莊嚴肅穆,承載著木蘭的傳奇故事和英勇精神。走進館內,一幅幅生動的連環畫、一件件古老的文物,都在訴說著與花木蘭將軍相關的曆史故事。我們沉浸其中,感受著木蘭將軍的堅韌與勇敢,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當我們漫步在花鄉民俗一條街中欣賞美景之時,意外地遇見了“開封王婆”在此直播。王婆那幽默風趣的主持,吸引了眾多遊客聚集。隻見現場有年輕人參與拜堂成親互動,也有勇敢的單身男青年在互動中公布自己的征婚條件,希望通過節目邂逅伴侶。現場氣氛熱鬧,高潮迭起,掌聲和歡呼聲不斷。

 (六)

     這次采風創作活動中,最重要的當是在石榴島上的創作筆會。書畫家們揮毫潑墨,用手中的筆描繪著美麗的山水風光和人文風情。畫家們或以山水為主題,或以花鳥yabo22官网 為畫麵,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新時代的山川美景與和諧畫卷;書法家則用自創的詩詞對聯,寄情於筆墨之中,表達自己對新時代黃陂山水風光、民俗風情的讚美。

     由畫家秦嶺、聶為斌、劉軍浩如、夏林傑、黃大軍、黃寶成共同創作的、湖北省書法院院長劉永澤題款的“大別詩韻圖”六尺整張大畫,成為這次采風創作最亮眼的精彩之作。

       而由原省政協書畫院首任院長肖安民與畫家童軍民合作的“事事如意”六尺寫意花鳥也是傳神之作,精彩有加。

       劉永澤院長創作的《木蘭水鄉拾秋》:

秋逅石榴島,雲峰遠環抱。

客入點絳唇,夢醉詩氣豪。

推窗舞明月,尋岸剪曦照。

自在野趣樂,天然去粉雕。

將感懷與美景完美抒發呈現,好一幅水鄉拾秋圖。

     

 書法家敖啟權撰寫的:

木蘭水鄉十六島,

天河雲影二稱心。

也是妙語珠聯,獨具匠心。

 我(柳長忠)創作的《石榴島遣興》:

梅店清波映翠微,遠峰秀色醉心扉。

石榴島上閑情逸,碧水波間鷺影飛。

翠竹搖風添意趣,青山倒影沐霞暉。

桃源勝境尋幽處,遣興留詩不忍歸。

把回故鄉采風感懷寄情於詩句之中,不忍歸去。

      此外著名作家、書法家梁必文,實力派書法家魏開勝在筆會上展紙鋪毫,盡情揮灑,寫下了不少精彩之作。

      尤其值得稱道點讚的是,劉仲初主任也是一位書法功底與藝術修養很深的書法家,他現場創作的蘇東坡《江城子•密州出獵》行草作品,筆力遒勁,結字優美,章法氣韻通達,實為難得佳構,領導書法家中的高手之作。

       四天的采風創作之旅圓滿結束了。在這短暫的時光裏,我們領略了黃陂的自然風光,感受了鄉村振興與發展,體驗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黃陂,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給采風的藝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滿了靈性和魅力;這裏的鄉村建設成果斐然;這裏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我要為黃陂放聲歌唱!

2024.10.27完稿於武漢水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