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學鵬(1971.10-),河北省初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初中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唐山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中國文聯“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專家,教育部十四五“國培計劃”中小學幼兒園語文教師培訓專家,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主講專家,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師資培訓專家,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講師團導師,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高校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規範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北省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團委員、河北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從事書法教育30年,教過數萬名大、中、小學生和教師及多批外國留學生,應邀到澳門、華北、東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北等多地講學,指導學生考取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校書法碩士、博士研究生。
出版書法專著、教材、字帖600餘種。六部入選教育部普通高校教材征訂目錄,兩部入選國家級規劃教材。主編、參編全國、北京市、河北省中學、小學《寫字》《書法》《硬筆書法》教材。出版國標小學書法教材版配套毛筆書法光盤。
在《中國書法》《中國教育報》《語文建設》等報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兩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書法作品獲文化部主辦國際大賽金獎等獎勵100多次,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等處。
主持、參與國家語委、省市科研項目多項。成果獲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北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微課獲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三等獎、河北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課件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河北省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
其字體“張學鵬硬筆楷書”通過國家語委副主任傅永和研究員審查,其硬筆字帖獲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規範漢字書寫專業委員會推薦。
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中青年硬筆書法家、全國師範院校書法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唐山市市管優秀專家、唐山市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唐山市優秀教師、唐山市勞動模範、唐山師範學院教學名師,獲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我的硬筆書法故事
張學鵬
我對寫字有天然的喜好。我父親是小學教師,臨近期末,都會親筆書寫三好學生獎狀。在那個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年代,毛筆和墨汁都是稀罕物,我父親不允許還沒上學的我使用毛筆,所以我隻能在旁邊看著。但是那靈動的一筆一畫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我一次次伸出手指模仿父親的運筆動作,幻想著拿筆寫字。那些黑色的線條在紙上舞蹈著,如同一群快樂的精靈。
等上了小學,我可以使用鉛筆了。我照著課本上的範字書寫,沒人教我,我就成為全年級寫字最好的學生。我的童年生活是清苦的,一根鉛筆用得短到握不住了,就找個高粱秸稈插進去,一直用到不能削為止。父親是嚴厲的,他要維持校長在全校師生麵前的形象。但是嚴厲背後,藏著對兒子深深的愛。我記得最溫暖的一次是期末考試之前,父親問我做好準備了嗎?鉛筆削好了嗎?我說削好了。父親拿過小刀,把我削的凹凸不平的鉛筆削得非常整齊美觀,囑咐我好好複習,考試的時候把字寫工整,爭取考第一。我的心裏暖暖的。成績揭曉,我考了年級第一。
我有位同學的家長是電工,他發現稍粗的保險絲可以寫字,這讓我們覺得很神奇。我也用這種筆寫過兩天作業,就是字跡顏色稍淺。偶然有一天,我撿到一個蘸水筆尖,插在高粱稈上,蘸墨水寫字,頓時有了高大上的感覺。

上五年級時,我評上了縣級三好學生,獎品有一支鋼筆。我高興極了,視若珍寶。因為用鋼筆寫的字跡清晰,顏色鮮亮,顯得格外好看。
上了初中以後,科目多了,接觸的老師也多了。其中一位教地理的崔老師板書很漂亮,而且要求我們必須把字寫得端正美觀。這對我影響很大。有一次崔老師看完我們的作業之後發火了——“你們的字寫得怎麼這麼潦草?除了張學鵬,一律重寫!”班裏頓時哀聲四起,有人還用酸溜溜的眼光看著我。沒辦法,咱也想低調,實力不允許啊,嗬嗬!
後來更多的老師知道我寫字好看,政治老師在批評一位寫字潦草的姓弭的同學時,讓他站到我身邊看我書寫,要求他以後就照我的標準寫。我用鋼筆一筆一畫地寫著,他就默默地看著,直到下課。再後來學校讓我寫黑板報。這讓我受寵若驚,也堅定了我一定要把字寫好的信心。
當時我就讀的雷莊中學是一所重點初中,成績最好的畢業生會考取灤縣一中、河北灤師或者唐山市農業學校。按照慣例,這些優秀學生到了新的學校後,要用印有新學校名稱的信封給雷莊中學寫信,感謝母校培養。雷莊中學的老師會把這些信封放在校園裏唯一的櫥窗裏展出,以展示辦學成果,激勵在校學生。我路過櫥窗時,常常駐足片刻,幻想著自己從灤縣一中給母校寫信,並且暗自發誓——我一定要把字寫得最漂亮,讓母校以我為榮。
1986年,我初中畢業,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取灤縣一中(近年灤縣升級為灤州市,所以灤縣一中已經更名為灤州一中)。到了灤縣一中以後,我馬上買到了印有“灤縣一中”的信封,用鋼筆工整地寫下“雷莊中學校領導”幾個楷書,用稍小的字寫下自己的名字,貼好郵票,鄭重地投進信箱,長出一口氣,算是完成一件大事。

高中是在縣城讀的,這讓來自農村的我大開眼界。
首先是縣城有新華書店,書店裏有字帖。除了有龐中華先生的《談談學習鋼筆字》之外,還有《張遷碑》和《芥子園畫譜》。這讓我正式踏上書法之路。
其次是接觸到更多高水平的老師。一位物理老師字寫得很好。當時正好趕上首次實行居民身份證製度,電腦還沒有普及,身份證上的姓名、住址等信息都是手寫的。我這位老師就被抽調到公安局,去寫身份證。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字寫得跟印的一樣,非常震撼。
再有就是接觸到高水平的同學。在初中,論寫字我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在一中,情況就不一樣了。我所在的高一七班,王曉文、楊子強、袁玉潤、李雪光等同學都是有家學淵源的,字寫得非常好,我隻能屈居第五。其中王曉文同學一直在臨摹趙孟頫《壽春堂記》,寫得非常飄逸靈動。楊子強的姑姑是專業刻字的,不但能把字寫得跟印的完全一樣,還會寫我沒見過的草書。我幾次去刻字店觀摩,內心充滿了膜拜之情。除了我們五人,還有賈春圃、劉立誌等同學喜歡寫字,大家都比賽練字,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當時的字帖也越來越多,我記得有《首屆鋼筆書法大賽硬筆字帖》,還有《特等獎硬筆字帖》,裏邊書體各異,風格多樣,讓人大開眼界。我還買了一本《紅樓夢詩詞硬筆字帖》,視若珍寶,經常練習。1990年,在升入高二的那年冬天,我平生第一次參加全國中學生書法比賽並獲獎。這給我了極大的鼓勵。從此,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我總會抽出一點時間練字。
1989年高考之後,我如願升入大學。當時還是精英教育,即使是我們灤縣一中,也是大多數同學考不上大學,更不用說二中以及其他鄉鎮中學了。我們考上大學就有了幹部編製,國家負責分配工作。所以我們的學業壓力並不是很大。師範院校提倡同學們練習三筆字。在學習功課之餘,我拿出更多的時間學習書法,尤其是硬筆書法。
大一的時候趕上全國首屆硬筆書法展覽征稿,我精心創作了一幅硬筆楷書作品,滿懷希望地寄了出去。一個月後,我收到了組委會寄來的入選證書。當時我的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以至於在主樓旁邊走的時候都沒看見開著的窗戶,頭重重地撞在上麵,居然不覺得疼。第二天我帶著證書回家,下了公共汽車以後,忽然下起了雨,我就跑到車站附近的大舅家。看到我的獲獎證書,大舅全家都特別高興,說我一定會我前途無量。
上大學期間我一直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學習成績除了第一學期之外,一直是全班第一名,獲得過所有給學生設立的榮譽稱號。畢業時經主管文教的副市長特批,我這個來自農村的學生居然留校任教了。事後我才知道,除了學習好、工作努力之外,我的一筆好字起了很大作用。

留校之後,我先在黨委組織部工作,經常給各部門抄抄寫寫。尤其是評職稱的時候,我是最忙的,評教授、副教授的那些老師都要讓我填表才放心。記得物理係第一位評上教授的老師的申報表就是我填的。那位老師給我買來健力寶,一直站在我身邊,一邊虔誠地看著我一筆一畫地書寫,一邊用手帕抹去碩大的頭顱上的汗水。我感到責任重大,拿出最好水平,沒有任何誤差地填寫完畢。我們倆都鬆了一口氣。後來同事的孩子填寫高考誌願、同事的愛人填寫專利申請表,也都是請我代筆,他們說隻有這樣才放心。
工作時間不長,中文係主任於生存老師就找到我,讓我給中文係上三筆字課。我深感責任重大,查閱不少資料,充分準備之後,開始了教書生涯的第一課,可以說是一炮打響,學生反映很好。
1991年,我到北京琉璃廠逛書店,一家挨一家的書店裏全是硬筆字帖。我一本本地翻看,看了足足三四個小時,看得頭昏眼花。我心想,什麼時候書店能賣我的硬筆字帖呀?沒想到兩年後這個願望就實現了,我和司惠國先生、孟天宇先生合寫的《華夏名勝百詠硬筆字帖》《華夏夏景百詠硬筆字帖》兩本字帖由宇航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

1996年,出於對書法教育事業的熱愛,我主動離開在一般人眼裏前途光明的黨委組織部,到了教務處師範素質教研室,專職從事普通話、規範字教學。當年,國家教委委托語文出版社編寫九年義務教育全日製小學寫字課本,向全國公開征集硬筆範字作者。我做了精心準備,寄出了投稿作品,然後就是漫長而焦急的等待。後來實在忍不住了,我主動給語文出版社打電話。接電話的劉瑞禎老師說:“您被選為兩名作者之一,趕緊來北京吧。給您打了好幾次電話都沒人接,正準備換備用作者呢。”當時我剛買了第一套房子,新小區還不能安裝電話,我又不坐班,一周去辦公室一兩次。所以劉老師給我打電話總聯係不上我。我十分慶幸,憑著自信主動聯係出版社,才沒有錯過這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機會。到了北京,我和保定的陳衛疆老師一起在國家語委辦公大樓住了半個月,書寫範字。最終,由劉炳森先生擔任顧問的教材出版,全國發行。
除了小學《寫字》課本之外,語文出版社後來還邀請我參與編寫了《初中生硬筆練習》,所以多次和劉瑞禎老師打交道。劉老師是部隊轉業軍人,寫得一手好字,當時的語文出版社、語文建設、語言文字報等名稱都是劉老師寫的,很多人以為是啟功先生寫的。

從北京回來以後,我家也安裝了固定電話,當時的價格是半年工資,價格不菲。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不滿足於固定電話了,於是出現了BB機。我也買了一台漢字BB機。記得有一天我在百貨大樓買東西,重慶出版社的廖編輯呼我,我趕緊跑下五樓,找到最近的一個公用電話亭,給編輯回電話。最終兩本硬筆字帖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再後來,啟功先生、歐陽中石先生、龐中華先生先後給我們的教材、字帖題寫書名。再後來稿約不斷,至今我已經出版了數百本硬筆字帖。
上世紀的硬筆書壇,社團林立,我也加入了很多協會,還印製了名片,第一個是某協會的副主席。我四叔家的妹妹看到我的名片後,激動地跑去告訴我爺爺:“我大哥當主席了!”現在想想真的有些可笑。我的硬筆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人民保險杯”全國第一屆硬筆書法展覽。這可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當時我真的有些飄飄然。記得當時征稿啟事裏說要成立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委員會,所以作品入選展覽之後我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是委員了,陝西一家報紙約我寫硬筆書法講座連載,讓我寫上學術職務,我就寫上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委員會會員”。結果報紙出版以後,我就接到了北京打來的電話,說入選作者不等於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委員會。我趕緊道歉,並且給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硬筆書法委員會主任的劉炳森先生寫信說明情況,表達歉意。很快,劉炳森先生親筆回信,表示事情說清楚就行了,希望我繼續努力。這封信我一直珍藏。現在偶爾翻出來,真的為當年的莽撞而感到慚愧。

練字之餘當然想創作。當時流行報刊刊頭題字,我書寫的刊頭題字先後發表於《唐山勞動日報》《河北工人報》《廣東電視周報》《青年知識報》《班主任之友》《中國老年報》《北京晚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處。
在教書過程中,我逐漸有了一些體會,就有了和別人分享的想法。1993年,我撰寫的《師範院校寫字課時之我見》發表於《中國書畫報》。這是我發表的第一篇論文。之後,我一邊練字,一邊教書,一邊研究,論文陸續發表於《書法報》《中國鋼筆書法》《寫字》《青少年書法》《青少年書法報》等所有我能找到的報刊。
2006年,我受邀參加教育部語言文字報刊社主辦的全國語文教育研討會,我提交的論文《小學語文課本字形規範探討》被選為大會宣讀論文。我印象很深的是,當時一共11位作者上台宣讀論文,除了三位港台作者,我所在的學校級別是最低的——人家都是名牌大學。但是我的論文宣讀完畢後,會議學術主持、武漢大學博導蕭國政教授給予高度評價,並且主動找到我,問能否把我的論文納入他主持的國家語委重大課題之中,原因是我的研究成果正是他的課題組急需的。我當然求之不得。經蕭教授推介,我的這篇論文發表於《江漢大學學報》,並且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是一種學術榮譽,當年學校為此獎勵我300元獎金。
2005年,34歲的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評上副教授。隨著眼界的開闊,我也開始申報科研課題。第一個課題是中國教育學會批準立項的《高等師範院校書法教學模式探討》,順利結題,並被評為優秀。再後來,我陸續獲批多個課題,並順利結題。
2010年,我評上了教授,不到40周歲。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教好學生,我學會了做PPT,又學會了拍攝示範書寫視頻,又自學了視頻加工,這樣我的多媒體課件內容就豐富了,學生評價越來越高。雖然我教的隻是書法和規範字,在大學也不算“主科”,但是我的教學質量評價一直是優秀,並且長期是前三名。在全校1000名老師裏,我是屈指可數的教學名師。
中央電化教育館組織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我第一次參加就獲得了三等獎。後來在河北省和全國多次獲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組織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我報送的《一個字講清楷書結構原則》榮獲三等獎。雖然隻是三等獎,但是我一看獲獎名單,全是清華、北大、複旦、南開等名校,而且書法類唯一獲獎的課程就是我的。尤其是我校兩位老師到教育部參加培訓,會上主講人、北京大學的王肖群老師居然點名表揚“唐山師範學院的張學鵬教授的課件做得很好,課講得也很好。”讓我喜出望外。北大的老師肯定了我們二本院校的老師,不能不說是莫大的榮幸和肯定。
就這樣,隨著對硬筆書法的研究的深入,我也拓展到毛筆書法,指導學生考取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生。我的成果也先後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河北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我又由四級教授晉升為三級教授。
後來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兩次邀請我赴京給全國高校教師講課,澳門教育與青年局也邀請我給中小學書法教師講課,教育部、中國文聯邀請我給“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講課,覆蓋華北、東北、西北、華中、華南等地區。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對書法教育的理解越來越深入,發表的論文越來越多,憑借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晉升二級教授。一般說來,一級教授隻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才有資格申報,文科的一級教授是少之又少的。換句話說,在教硬筆書法的老師裏邊,我的職稱是最高的。
如今我已知天命,先後做過文學院院長、教育學院院長的我覺得我的天命就是研究寫字,教寫字。我每天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看書、教書、寫書,我的努力方向就是搞清楚漢字的形音義之間的關係,總結出書寫的規律,教給學生,讓我的學生教會更多的學生。在我的工作中,硬筆書法始終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硬筆書法,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