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首屆書法基礎教育教學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 柳長忠
(2023年12月5日·青島)
尊敬的龐中華主席,尊敬的吳玉生先生,王臻良主席,許曉俊總編,杜建民主席,各位教授老師,各位道友同仁,大家好!
今天,美麗的青島,風和日麗,冬陽高照;
今天,富麗堂皇的九龍泉酒店金色大廳,群英薈萃,大咖雲集!
今天,四百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大家、教授專家、實力書家和一線名師,濟濟一堂,共同見證由入青家學堂、逸雲硬筆書法學校、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伴筆江山書教圈主辦的,由西南科技大學龐中華書法教育研究院、書法教培網、王奕博書法院、山東胤哲書法、羲之書法教育聯盟、秦風漢字書法研修中心、書法集帖下載、天津妙筆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青島市青年書法家協會、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青島市圖圖四正學堂共同承辦的“書道童心”全國首屆書法基礎教育教學學術研討會的隆重召開!
首先,我謹代表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代表入青家學堂創辦人王力春教授、 代表逸雲硬筆書法學校許雲猛校長、代表伴筆江山書教圈俊杞(張琪)總群主,向蒞臨大會的龐中華主席,吳玉生先生、王臻良主席、許曉俊總編、杜建民主席以及各位教授、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同仁表示最熱烈地歡迎!
向為本次大會給予了大力支持的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李慧斌院長,國家開放大學金琰院長,西南科技大學周海鵬老師,青島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劉德先先生,魯迅美術學院教授馬新宇博士,長春師範大學書法係主任、教授蘇顯雙博士,唐山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學鵬教授,江蘇大學書法教育研究所所長鄭可春教授等以及為大會如期召開給予了積極支持、熱情幫助和努力工作的各位老師、同仁、道友表示衷心地感謝!
(一)
這是一次新時代書法基礎教育教學的學術盛會,我們因不忘初心而來。
大家知道,今年10月7—8日,剛剛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的複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在中國書法藝術日益繁榮發展的道路上,書法基礎教育教學的學術論題必將走上前台,必將受到廣泛的關注與重視。
我們依然記得,1980年龐中華主席《談談學寫鋼筆字》問世,書中第一次教授讀者如何學寫鋼筆字,那是硬筆書法最早的基礎教學內容。
我們依然記得,1985年,由北京中國現代硬筆書法研究會主辦,在重慶林園召開的首屆中國硬筆書法學術理論研討會上,龐中華主席應邀出席,吳玉生先生和我都參加了這次會議,我和吳玉生先生在會上一見如故,並與施堅、郭偉另外兩兄結為四兄弟。這是當時硬筆書法最早的學術理論研討會。讓我欣喜的是,38年後,龐中華主席、吳玉生先生和我,與王力春博士又共同謀劃並出席了今天的大會。
我們依然記得,1985年5月,在龐中華先生推動下,《浙江青年》雜誌社的陶鬆銳、胡嘉廷、何幼慕、倪健中等老一輩社長、編輯,創辦了《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即今天的《中國篆刻·鋼筆書法》,那是硬筆書法基礎理論與作品發表的第一本學術期刊,幾十年來,依然放著學術“光芒”。今天許曉俊總編代表《中·鋼》榮譽出席今天的大會。
我們依然記得,1987年,《中國鋼筆書法》雜誌在長沙舉辦了首屆中國鋼筆書法理論研討會,開始對硬筆書法基礎理論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後來又連續在浙江嵊州、四川樂山等地舉辦了幾屆,為推動硬筆書法基礎理論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們依然記得,2004年,湖北省硬筆書法家聯誼會,創辦了全彩精印的大型學術性季刊《中國硬筆書法》雜誌,王臻良先生擔任編委會主任,我任主編,自辦發行八年,堅守八年,出版雜誌20餘期。後網絡興起,我們又創辦了《亚博科技app 》,代替《中國硬筆書法》雜誌一直走到今天。就在昨天,“亚博科技app ”新版隆重上線,翻開新的一頁。這次優秀論文的作者將聘任為大會及《亚博科技app 》學術顧問。
我們依然記得2005年《書法報·硬筆書法》創刊;2009年,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二屆硬筆書法家作品展覽,有了論文的征集。這些都為硬筆書法基礎理論的構建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正是硬筆書法人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為書法基礎教育教學學術理論構建打下了基礎,我們不忘初心,才有今天在新時代召開的這次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學術大會。我們為大會的隆重召開點讚!
(二)
這是一次書法基礎教育教學學術研討的動員大會,我們因使命驅使而至。
這次會議為什麼能得到被譽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的龐中華教授的支持,為什麼能受到被譽為當代硬筆行楷第一人的吳玉生先生,以及王臻良、許曉俊等老一輩書法家的鼎力相助?為什麼會吸引十多個博士、教授、院長(所長)來參會?為什麼能讓全國30多位深耕書法教育多年,成果豐碩,桃李滿天下的機構學校的董事長、校長赴會助威?為什麼能讓在坐的400多位教學大佬、一線教師、實力書法家的傾心赴會?
因為書法基礎教育太重要了!因為書法基礎教育的受眾太龐大了,同時也是因為書法基礎教育的命題重大、現狀堪憂,亂象待改。
有道是,“書”然後知功力之不足,“教”然後知育人之難也!當今的書法教學即如是:教法眾多,教者各異,教之難成。這應該是對當下書法基礎教育教學狀態的識見!
我們應當思考,諸如古代韓方明《授筆要說》,歐陽詢間架結構《三十六法》,等古之書論,是否適用於當下?
我們應當思考,書法教學真的如同六藝中“射、禦”之技?即“看老師寫,跟字帖練”就行了嗎?
我們應當思考,初學書法,應不應該慎選“開手帖”?要不要首先樹立書法的審美理念?教學環節如何設計?訓練手段強度多大為好?評價標準如何製定?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書法基礎教育教學應研究理清的命題。
麵對這些題目,當仰望星空,我們的心中有太多期翼。當回到當下,我們的肩上又平添諸多使命!
那天,當王力春博士和我在武漢相聚,咱們一見如故!多年的思考與使命,讓我們出現了“說到動情處,豪飲不知歸”的狀態。我們暢談書教,規劃未來,看到了那麼多從事書教的辛勤園丁和朋友們在默默耕耘,那麼多學生家長企盼著孩子能寫得一手好字,還有那麼多“公說公之理,婆言婆之道”的教學亂象亟待糾正······於是乎,我們在腦海中漸漸蒙生了一念:全國書法基礎教育教學學術大會,我們一定要辦!而且一定要辦好!揚帆奮進正當時,我們不幹誰來幹!
(三)
這是吹響書法基礎教育教學集結號的“再出發”大會,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未來!
一起向未來,首先要吃透國家政策。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性質要具有:語文性、普及性、基礎性、課程性、必修性、文化性和審美性。這“七性”奠定了書法基礎教育的學術基礎。同時規定:小學生1—3年級必須要開硬筆書法課。硬筆書法已成為學生的剛需,硬筆寫字教育已然成為書法教育的基礎,而書法教育又是未來教育方向之所在。
一起向未來,其次要明白未來教育是什麼?未來的教育,一定不是培養多少高分的學生,也不是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機器。而是要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人。這就需要接受書法的訓練!
我們正處在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時代,很多人擔心未來畢業了不能就業。其實,我們最應擔心和麵臨的挑戰是教育的改革,尤其是教育評價機製的變革,“高分低能”不是我們的需要,身心健康才是教育的正道。教育的變革應該是未來30年技術革命不斷演變的關鍵。今天,就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學,也要思考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否則都會碰上麻煩。每一個學校都需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是體驗驅動;過去是以製造為中心,未來以創造為中心;過去追求的是標準化、規模化,未來講究的是個性化、特色化;過去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未來的競爭不單隻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
一起向未來,要重視書法教育的“育人”功能。一直以來中國的“教”並不差,但“育”上有問題,至少沒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我們到全世界各個大學去看,中國的學生在全世界各個學校都是學習非常好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在體育、音樂、美術、書法上卻很差,而往往書法藝術和體育能力才是真正能讓學生成為完整而幸福的人。要從書法藝術中體驗到創意和想象力,要從運動當中學會包容,學會團隊、學會責任,學會麵對失敗,麵對挫折、學會在衝突中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要在書法教育教學中,大力倡導並積極普及書法藝術之美,掀起全民學習書法的熱潮。大力倡導書法有“五養之功”,即養學、養心、養眼、養身、養智;有“三通”之效,即書法可以與個人才情相通、與見識相通、與古代先賢相通。書法教育可以培養出務實、專注、守規則、敢創造的人。這也是書法基礎教育或未來書法基礎教育應該培育的人!
我們要在書法基礎教育教學中,大力宣講“書為心畫”、“字美人美”的“心畫”理念;大力宣講“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麵容”的互通理念;大力宣講“書法滋養人”的“養人”理念。充分認識隻要堅持學習書法,就是在修身養性,就是在修煉提升。字寫好了,青春會更美,人生會更好!
我們要在書法基礎教育教學中,植入書法文化中的“書品即人品”、“書以載道”、“見字如麵”、“字好一半文”等傳統人文思想觀念,融入立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素質教育等環節中,積極進行“寫字立品、練字修心、學書育人”的好機構、好學校、好學堂、好工作室的創建,真正讓我們的書法教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老師們,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未來,去迎接書法基礎教育教學的美好春天吧!
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事業有成,萬事順意,天天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