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亚博.apk  
柳長忠編:硬筆書法基礎知識問答(二)
發表日期:2019-04-19 09:55:19 來源:本站 被閱讀[4457]次

      (七)初學硬筆書法要注意克服哪幾種困難?
答:一是'怕寫不好',心理準備不充分。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首先在心理上要有足夠自信,相信自己能學好,不要怕字當頭,產生畏難情緒。對於中小學生來說,要充滿好奇感和新鮮感,要把學習硬筆書法作為自己的興趣來看待,就像吃自己喜歡的紅燒肉,舒服著呢!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再加上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愁學不好硬筆書法。對於成年人來說,不要認為自己的字已經定型了,再怎麼學也是徒勞。其實,這是認識上的誤區,成年人的理解力比中小學生更勝一籌,隻要能克服以往寫字的不良習氣,就會很快掌握寫字的訣竅。總之,學習硬筆書法要有足夠的自信心,再加上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是姿勢不對,影響了學習進度。寫字姿勢不對往往是影響書寫的一大'頑症',特別是成年人,由於讀書時未能注意習字姿勢,導致'斜放紙、歪著筆、偏低頭',致使書寫視覺不對,嚴重影響了書寫的準確度,繼而使習字進展不大,喪失信心。正確的寫字姿勢是:頭正身直兩肩平,兩足平放兩臂張,胸離桌沿一拳遠,眼距紙麵一尺長。這是人們總結的四句話,記住它並糾正自己的不正確姿勢,學書一定會有進步的。
三是執筆不當,積重難返又不願改。談到執筆,有人說,執筆無定法。其實這是對毛筆的執筆法而言的。用毛筆寫字,由於懸肘書寫,五指執筆的方法就不是十分重要。對於學習硬筆書法,執筆不當,則會直接影響書寫。因為執筆不當很容易導致手指疲勞,使書寫效果大大降低,還直接影響運筆和使轉,使書寫線條缺乏質感。因此,有一個好的執筆方法就更有利於學習硬筆書法。正確的執筆方法是:拇指食指捏住筆,中指下抵筆竿上,另兩指彎掌宜空,指離筆尖一寸長。

      (八)學習硬筆書法有益於提高人的哪些素質?
答:我們現在所說的素質,主要是指人的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學習硬筆書法其意義和價值,遠遠超過書寫本身,對於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是頗有益處的。
1、可以修養品行,提高人的道德素質。作為一門文化藝術,學習硬筆書法對於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養成,是大有裨益的。黃庭堅說:'學書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致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隻是俗人耳。'古來許多書法大家,都有高尚的品德,它們都以獨特的形式熔鑄於書法作品之中,我們學習硬筆書法,也能從曆代書家的高風亮節中得到熏陶。
2、可以倡興學問,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學好硬筆書法並希望當一名硬筆書法家,須以豐富的學養為基礎。清代書家楊守敬認為,學書除品高以外,'一要學富,胸羅萬千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古之大家,莫不於此,斷未有胸無點墨而能超軼等倫者也'。由學書而悟到讀書的重要,這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質的第二個收獲。陸維釗先生在談學書'三利'時說過這樣的話:'由學書而導吾人於向學之途,以興起探求學問之興趣,又其作用之一也。'確是很有見地的。
3、可以靜心養氣,提高人的身體素質。現代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威脅現代人健康的第一元凶不是別的,而是不盡的煩惱與浮躁。要把人們從這種情緒中解脫出來的最好方法是積極休息,而練習書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陸維釗先生有段很精彩論述,他說:'若每日有一小時之練習,即有一小時之怡靜。隻有緊張而無怡靜,隻有疲勞而無寧息,勢必有害健康…信筆揮毫,不必求其成為名家,成為美術品,而為調節生活、寧靜精神,又其功用之一也。'
4、可以磨礪意誌,提高人的心理素質。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嚴重滑坡。人們發現,由於長輩的溺愛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青少年的群體意識和承受能力大大削弱。對於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來說,學習硬筆書法無疑是一味良藥。郭沫若先生1962年9月在《人民教育》的題詞中曾經指出'…培養學生寫好字…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誌,善於體貼人。'陸維釗先生說'研究書法,又必注意書寫之無訛、始終之不懈。無訛,乃心細之證;不懈,見忍耐之力。'
5、可以求美創新,提高人的審美素質。書法是一門高雅藝術,它抽象了天地萬象之形,熔入了古今聖賢之理。因此,學習書法,有淨化人的靈魂,驅逐邪俗之氣,提高審美素質的作用。陸維釗先生說得好:'而(書法)欣賞的人,對名家作品,正如與英雄(沉雄、豪勁)、美人(清麗、和婉)、君子(端莊、厚重)、才士(倜儻、蒼古)、野老(渾穆、蒼勁)、逸者(高逸、幽雅)相對,無形中受到熏陶:感情為所滲透,人格為所感染,心緒為所改變,嗜好為之提高,漸漸將一般娛樂上之低級趣味轉移至高級。'

      (九)初學硬筆書法怎樣入門?
答:'名師出高徒',首先須找一位書寫水平較高的老師帶著入門;其次,要注意'取法乎上',就是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選購鋼筆字帖,可以選古人的小楷名帖,也可以是當代人書寫的水平較高且書寫規範的正楷鋼筆字帖;第三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須選購幾支下水流暢的鋼筆,並配好墨水、習字格、小刀等必備文具;第四'先描後臨',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練習描紅和臨帖;第五防止'三天打魚,二天曬網',初學的頭幾個月,一定要保證天天有計劃的臨習;第六要注意'借力使力不費力',常向老師請教,批改臨習的日課;第七要做到'四多',即多讀書、多讀帖、多思考、勤練習。

      (十)學習硬筆書法要注意哪'四要'?
答:第一,選帖要準確。開始學習硬筆書法,要選好一種字帖(硬筆字帖、小字毛筆字帖或古代名碑帖),最好從楷書入手,因為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現在我們不論在哪家書店裏,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碑帖或硬筆書法字帖。其水平高低懸殊,種類繁多。初學者在選字帖時要特別慎重,不能盲目。因為選帖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應當選擇那些既有深厚傳統功力,又在硬筆書法方麵有所創新的力作;古代碑帖應選擇筆畫清晰利落,殘缺較少的名碑帖。無論選擇哪種碑帖都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麵:一是自己喜歡;二是適合自己的性格;三是容易上手入帖。
第二,臨摹要得法。選定字帖之後,不要見異思遷、隨意更換,要認真製定計劃,擬訂課程,每日臨摹,不可間斷。不能隻憑興趣,高興時就多寫,不高興時就少寫,甚至不寫。在臨摹的同時要善於讀帖,勤於觀察。把要學的字帖從頭到尾熟讀詳記。通過對每個字的仔細賞讀,把握結字規律,揣摩字與字之間是如何行氣,如何尋求變化,甚至可以把每個字的筆畫分開,細心琢磨各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及各筆畫之間是如何穿插避讓、和諧搭配的。同時,也要把字帖當中字形相近的字找出來,比較其筆法、結字方麵有何異同。相同筆劃又是怎樣處理的。對於那些在結字上有獨具匠心之字,應當加強記憶,以便以後能有機地應用到創作中去。
在初寫時,不可能一寫就像,隻要心中有了那個字形,寫出來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相近的。在臨寫時,要不慌不忙,心中有數。在達到形似的同時,不能一味'照葫蘆畫瓢'追求形似,要注重筆劃的筆力和筆意,做到神似,否則就會影響自己創造性的發揮。
第三,學帖要悟'道'。每寫一帖,不論遍數多少或時間長短,總要對字帖的特征有所領悟和把握。在結字方麵,能夠摸熟其間架規律;筆畫方麵,知道怎樣用筆(如收放、輕重、緩急之類)。才能寫出那樣的筆畫,做到對字體的結構和筆法變化'心領神會,筆到意隨'。至此,才可以換另一種帖臨習。這樣臨摹的帖多了,博采眾長,就能把所學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形成自己的風格。
第四,提高要多法。一要善於在自我比較中提高自己。初學者往往在臨摹一段時間之後,很難發現自己的進步,可以把對照字帖所臨摹的字,按時間先後順序積累起來,間斷性的進行比較,這樣更容易發現自己的進步,並從中查找、發現、解決存在的問題。二要善於在請教別人中提高自己。'滿招損,謙受益'。初學者要積極主動的向能者請教,及時解開自己的疑惑,加快提高的速度。三要善於在兼學傳統中提高自己 。要想在硬筆書法上取得更大突破,應該兼學一下毛筆字,借鑒其功法,從中吸取傳統書法藝術的養分。四要積極參加一些書法比賽來檢閱自己的學習成果,促使自己不斷提高書寫水平。同時要多讀書法理論方麵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書法理論水平。
     
      (十一)為什麼動筆練字前要先讀帖?讀帖要做到哪'四看'?
答:'磨刀不誤砍柴功',讀帖就是在練字前分析範字的結構和筆法,做到心中有數,這樣臨帖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認為,字多寫幾遍就會好,其實錯誤的東西重複次數越多,壞的影響就越深。寫字也是這樣,練字前若不看清間架結構和用筆方法,即使寫十遍,效果不但不好反而還會更糟。因此,讀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讀帖要做到'四看':
一是看間架結構。漢字數量成千上萬,而且筆畫繁簡不一,字形變化多端,這也就決定了漢字結構形態的多樣性、豐富性。因此,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意因字立形,不要隨意改變原來的字形,保持漢字字形的自然麵貌。針對不同的漢字,分析其結構,找出其結字方法和規則,為下筆書寫作好指導。例如:寫合體字時注意偏旁部首間的避讓原則。偏旁部首短的讓長的;窄的讓寬的,務求長短適度,避密就疏,穿寬插虛,左右相稱,上下合宜。在寫獨體字時,要注意看準字的中心,達到左右對稱,重心穩定。要分清主筆與次筆,注意次筆讓主筆,即次筆要寫短些,主筆寫長些,等等。結構書寫原則較多,前人總結出來的間架結構法則必須學習和繼承之。
二是看範字在格子中的分布。現在的許多字帖,範字都是放在米字格或回宮格中的。練字時一定要看清範字在方格中的分布,然後照著字帖的分布臨習,這樣 練起來效果就明顯。
三是看首筆。字的首筆決定字的大小。看首筆必須看清是何筆畫、在何位置、呈何形態,為下筆臨帖準確打基礎。
四是看末筆。字的末筆起著穩定間架結構的作用,看末筆就是要看清末筆所在格子中的位置,是否外放,是否內收。
注意了這些,臨帖就會事半功倍。

(十二)什麼是臨帖?怎樣才能掌握好臨帖?
答:臨帖是對照碑帖進行書法學習的過程,是學習書法的重要途徑,也是書法創作和運用的基礎工程。臨帖功夫深不深,效果如何,往往是影響學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學習書法必須十分注重臨帖。
臨帖要會選帖。選帖要注意'取法乎上'。古人雲:'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這是擇帖的前提。要根據自己的感覺,選擇符合自己審美要求的'喜歡'的法帖。'喜歡'就說明這種字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處,學起來就容易入帖。
臨帖要'三結合'。即:臨帖與讀帖、摹帖、背帖相結合。讀帖是對範本的觀察與分析,也就是認真看清字帖的筆法、結構及章法。臨帖前要通讀,對範字的特點有個初步、大體的印象。臨帖過程中要邊讀邊臨,看準每個筆畫的位置安排,形態特點和相應的筆法,其長短、粗細、曲直、斜正、起行、收放的位置,用筆的轉折、提按、頓挫、回鋒、出鋒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筆隨心使,下筆方能準確到位。摹帖是初學階段常用的一種習字方式,如果在臨帖過程中適時進行摹帖,會發現手下之字和範字的差距,從而加深對範字的學習理解。薑夔《續書譜》雲:'臨帖易得古人筆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可見摹臨結合,取長補短,能促進學書進步。背帖是學書較高階段的一種臨帖,是出帖前的準備。臨帖中結合運用,能檢驗臨帖效果,發現對範字掌握的不足,加強對範字的記憶和把握,鞏固臨帖。
臨帖要專攻一帖。初學書法,要專攻一家,直到把這一家吃透,再臨習他帖,才能做到以一家為主,博采眾長。切切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弦易轍,去學他帖。否則就是學一帖,扔一帖,最後哪一帖也沒學好。臨帖要尊重範字,以臨像,臨準為原則,不可把自己的書寫習慣強加於範字之上,甚至篡改範字。
臨帖要持之以恒。任何事業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臨帖更是如此,隻有每天堅持臨帖,持之以恒,時間久了,才能學有所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急於求成,驕傲自滿,是學不好書法的。
臨帖要和應用結合起來。臨帖是為了掌握書寫技巧,提高書寫能力。如果臨帖中注意運用,則能了解臨帖的不足,促使臨帖對範字進行再認識。應用是多方麵的,平時寫信、作文、寫日記、創作作品等,如果能有意識地運用所學,學用結合,形成習慣,日久天長,就會學用合一,既提高了臨帖質量,又達到了學以致學用的目的。

(十三)怎樣選好硬筆字帖?
答:一是選擇規範、實用和自己喜愛的範本作字帖。對於初學者特別是中小學生來說,一定要選擇水平較高、書寫合乎規範的字帖。筆畫、偏旁部首、結構都符合約定俗成的寫法,即國家語委公布的規範寫法,不要選擇個性化太強的字帖。
二是選擇古代優秀範本作字帖。曆史是公正的,真正好的東西是能經受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因此,直接取法古人,選擇臨摹古代優秀範本是不會錯的。但要注意用硬筆臨摹,不要刻意追求筆畫的形態,畢竟毛筆同硬筆書寫工具不同,表現效果也有所不同。由於古代字帖裏有不少通假字、異體字、不規範的繁體字,臨摹學習時最好有一位老師作指點。

      (十四)怎樣才能把握字的重心 ?
答:學習書法,常常提到'重心'這個概念,字的重心就是整個字的分量的中心點。書寫時字的重心把握準了,寫出的字才不會上歪下斜,左偏右倒,而顯得平正。如何把握好字的重心,對初學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中國漢字千姿百態,複雜多變,有些字的重心比較明顯,如'十'、'田' 等,有些字的重心卻很難把握,如'飛、乃'等。下麵將漢字分成獨體、上下、左右三類,並舉例說明字的重心如何把握。
第一、獨體字的重心。
獨體字是由基本筆畫直接構成的,在所有漢字中,獨體字占的比例雖然不很多,但它是構成眾多合體字的結構單位。因此,熟悉掌握獨體字的重心,是學好書法的基礎。
1、字形呈中心對稱式的獨體字,則中心對稱點就是字的重心,如'十'、'田'、 '回'等字。
2、字形是呈左右對稱式的,則字的重心在左右對稱軸上,如'天'、 '大'、'義'等字。
3、字中有中豎的,重心在中豎上,如'中'、'木'、'來'等字。
4、字中有豎畫但不居中的,則豎靠左,重心居右,如'下'、'衛'、等字;豎靠右,重心居左,如'才'、'可'、'寸'等字。
5、如果字中有左右豎相對,則重心在左右豎中央位置,如'門'、'非'、 '用'等字。
6、如果字的上下左右既不互相對稱,又處勢歪斜,那就通過變換筆勢,斜中求 正,把握重心。如'夕'字本身向左下斜,最後一點的寫法很重要,一定要壓在字的中 垂線上;又如'戈'字本身向右下傾,橫畫就需變換筆勢向右上斜,使之平穩;再如, 要寫好'勿'字,橫折鉤折筆後,必須向左下包,直到它的中垂線位置再出鉤,才能撐 住整個字。
第二、上下結構組成字的重心。
上下結構組成的字主要有上下結構和上中下結構兩種。
1、上下結構的字,上下兩部分要垂直對正,保證整個字不歪斜。如 '音'、'香'、'蓋'等字。
2、上中下結構的字,三部分要保持在同一豎直線上。如 '素'、'冀'、'棠'等字。
由於楷書的橫畫多向右上有一定傾斜,故上下結構或上中下結構的字,其下麵部分的重心可略偏右,此時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平衡感。如 '誌'、'貴'、'累'等字。
第三、左右平排的字。
左右平排的字分為左右結構和左中右結構兩種。
1、左右結構的字,左右兩個部分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使字平衡,如'林'、'群'、'額'等字。
2、左中右結構的字,左中右三個部分的重心要分布在同一水平線上,如'翔'、'糊'、'辨'等字。
左右結構或左中右結構的右邊部分,其重心可以略偏下。如'礙'、 '儲'、'腳'等字。
(原載2010年《亚博科技app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