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李鬆:技巧表現風格,風格製約技巧
發表日期:2018-03-26 19:40:22 來源:本站 被閱讀[4659]次

      李鬆先生簡介:1950年出生於天津,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書法本科,師從歐陽中石先生。原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國展評委。
      作品獲全國第六屆書法展(全國獎)、第八屆書法展(全國獎)、第六屆全國書學理論研討會(論文《筆法研究》)二等獎。
      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屆書法展;全國第五、六、七、八屆中青展;首屆蘭亭獎書法展;全國首屆、二屆篆刻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家提名展。【書畫頻道】名家臨碑帖 主講《李璧墓誌》、《孟敬訓墓誌》(35講);有多部學術著作論文刊行。

李鬆先生近照


      我們知道,書法作品的創作,是非常複雜的藝術勞動。它有著創作本身的內在要求、規律、法則與方法。一件書法作品的創作一定是有範疇的,一定是有條件的,一定是有前提的。

      那麼這個範疇、條件和前提都包括那些方麵呢?

      我們認為,這個話題包含著兩個大的層次:

      一個是技巧方法層次;一個是審美層次。

      它不僅僅是書法藝術,同時它幾乎是所有藝術創作的一個永恒的課題、方法論的課題。因為“技巧表現風格,風格製約技巧”。在藝術創作中,總是離不開技巧問題和技巧所要表達的審美問題。兩者既相輔相成又相互製約。運用技巧與技法是創作的具體手段,而駕馭風格、意境、格調則是表達審美的目的。
 
     換句話說,技巧與技法是屬基本功的課題,是具體操作的課題,形而下的課題;風格審美是藝術思想和藝術品格表現的範疇,是藝術作品的最高追求範疇,是形而上的範疇。

      藝術技巧的含量如何,質量如何,難度如何以及運用的精妙程度如何,將是衡量技法技巧的參數;審美風格表達的高尚性、優美性、和諧性等,是衡量作品審美境界、格調、情懷、涵養以及品位的參數。

      總覽古代經典法帖,大多數作品都具有鮮明的這種特征,其中《祭侄稿》、《蘭亭序》和《寒食帖》應該是這方麵的典範。

      技巧與審美如同舟之雙楫,車之兩轂。

      技巧主要有三個板塊:筆法、墨法、章法。

      審美包括整個審美意識係統的方方麵麵:崇高美、儒雅美、含和美、古樸美、陰柔美、勁健美、放曠美等等,等等。

      涉及到技巧與審美兩者之間的具體課題非常複雜,曆代論家多有論述。梳理一下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筆法與風格

      筆法實際是用毛筆刻畫點畫造型的技巧和方法。點畫線條所呈現的總體特征都與風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散氏盤》的線性風格是古樸渾穆的;《張遷碑》的線性風格是雄強樸茂的;《始平公》的線性風格硬朗厚重的,以及王鐸的線性風格是奔放超邁的;顏真卿的線性風格是老辣倔強的;米芾的線性風格是灑脫健朗的;趙子昂的線性風格是溫婉柔媚的,等等。


      正是他們的筆法技巧的迥異,才構成了各自的線性風格特征,同時也清晰地塑造了他們鮮明的個性風格特征。正是如此,古今書家無一例外地對筆法的研究非常重視,把筆法技巧的訓練列為書法學習的重要科目。

第二、墨法與風格

      墨法技巧實際是書寫結果的一種具體存在,是黑白對比關係的具體表現,就是墨的五色,墨的層次與韻味。

      不同的墨色,存在不同的審美特征,不同的筆畫墨色表現不同的風格。濃重之墨表現沉凝持重,飛白之墨表現靈動蒼勁,溫潤之墨表現溫婉閑雅,枯燥之墨表現老辣野逸,等等。

      風格與墨法技巧是息息相關的,風格對墨法技巧的運用是有著嚴格的製約性的,同時,墨法技巧對風格的表達也存在指向性的。否則,技巧對風格的表達會出現錯位和扭曲。比如,我們寫“凝思”二字,如果滿紙雲煙,筆墨淋漓,大概欣賞者不會心定神凝,反會心潮澎湃,足之蹈之了。再比如,如果寫跌宕奔放,野逸狂狷風格的作品,我們就須強化燥潤、濃淡、幹濕等兩極化墨法技巧的運用。假如滿紙單一用墨,沒有層次,或者筆柔墨溫,都無法真正將這樣的風格特征表達淮確。

      不能不重視墨法技巧,因為,它是表現風格不可缺少的手段。

第三、章法與風格

      書法章法的構成與風格的表達呈現一種多樣性。風格對章法的要求也呈現指向性和特定性。比如,連綿式章法對跌宕奔放的風格表達相對直接;散點式章法對簡約典雅的風格表達完美;亂石鋪街式章法對野逸粗獷的風格表達具體,等等。


      在實踐當中,我們體會到,假如用楷歐的章法來表現王鐸傅山的風格,用板橋式章法寫趙子昂氣息,用懷素自序章法表現韭花帖的味道,應該是相當困難的,幾乎不可行的。

      章法所表現的節奏韻律問題與風格息息相關。因此,章法的技巧運用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創作要點。當我們要創作某種風格樣式的作品時,就需要選擇相應的章法構成來完成。這種風格創作的意識,必須要體現在具體的書寫之中和淮確恰當的運用之中。

第四、風格技巧與文字內容

      風格技巧與內容是書法創作非常重要的問題。它要求風格技巧與內容必須是完美的和諧統一。

      比如,內容選的是“大風起兮雲飛揚”,“壯士饑餐胡虜肉”。選擇風格大體是以雄強奔放比較合宜。如果寫“輕羅小扇撲流螢”,“溟濛小雨來無際”之類的內容,大概用秀美俊俏比較得當。等等。

 
     雖然我們不可以絕對化的手段套用風格與內容,但是,如果寫“靜觀”二字用的是野逸跌宕格,滿紙煙雲,筆墨淋漓的話,或許使欣賞者調動不起“靜”的情致,反生“鬧”的感覺。

      風格技巧與內容的匹配可以也允許有些錯位,但總不能相去太遠,甚至不著邊際。

第五、風格與字體書體

      通常我們把篆隸楷行草五體分為“靜態字體”和“動態字體”兩類。篆、隸、楷為“靜態字體”;行、草為“動態字體”。靜態字體的結字方法與章法構成有著嚴格的規定性。常規情況下,筆筆獨立,字字獨立,成行成列。動態字體就複雜多了,用筆可斷可連,可粗可細,可長可短,可大可小,總之,反差變化是很大的。


      由於它們各自的屬性特征不同,風格表現也是有一定差異的。靜態字體表現古樸典雅、秀美俊俏、清整端莊之類風格相對好駕馭些;動態字體表現雄強奔放、野逸跌宕、古拙樸茂更加得手些(這裏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隻是說相對好駕馭,相對適手,而不是一定或必須!行草表現古樸典雅、秀美俊俏、清整端莊等是絕對可以的,並且,古代書家有許多這類的作品存世。同樣,篆隸楷也非常可以表達雄強奔放、野逸跌宕、古拙樸茂)。兩種字體類型表現的程度是有明顯差異的。動態字體可以將雄強奔放、野逸跌宕、古拙樸茂推向極致;靜態字體把古樸典雅、秀美俊俏、清整端莊表達精確。

第六、風格與幅式樣式

      中國書法創作的幅式多樣,尺幅多樣。不同的風格對幅式尺幅的選擇是有一定製約的甚至是限定的。唐楷、漢隸寫於豐碑,莊重威嚴,有廟堂之氣。孫過庭《書譜》寫於長卷,溫文爾雅,具書卷氣。王鐸、傅山行草多用大條幅書寫,淋漓奔放,生野逸之氣。鬥方扇麵手劄之類,往往以表達陰柔爛漫之美者居多。

      還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幅式對風格的表達隻是有相對的優勢,不可以絕對化。但是,如果寫一副六尺八尺的蠅頭小楷,大概不太會給人傳達某種審美享受,即便書寫的水淮是超級過人,人們也隻能看看局部。不同的風格需要選擇不同的幅式,不同幅式對風格表現有一定的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