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下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入古出新——當代著名篆刻家印章臨創展”在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隆重開幕。
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王文章,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連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韓永進,文化部辦公廳副主任李保宗,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周漢萍,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高顯莉、副院長牛根富,中國書法家協會黨委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洪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日本篆刻家協會常任顧問、前任理事長尾崎蒼石,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篆刻愛好者二百多人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連輯致開幕詞,他說:中國經典的傳統文化傳達的一定是正大氣象。我曾提議篆刻藝術院在全國帶個頭,對傳統、經典的篆刻藝術做些臨摹、回顧和追溯。這個展覽正是篆刻院使篆刻藝術回歸傳統、回歸經典的具體實踐。從古人入手,就是尋門而入。這是我們每個藝術家必備的基本功。我們要終身與此相伴才是進一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這次展出的35位作者的臨、創作品,不僅表達了他們對所臨作品的理解,也體現了古代印章對當代藝術家創作的影響,我覺得非常好。這次展覽規模雖然不大,卻具有學術性的影響,將成為當代篆刻發展的風向標。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在致辭中對中國篆刻藝術院十年來的發展曆程和為當代篆刻事業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讚揚。他說,中國篆刻藝術院自成立以來,就積極地致力於篆刻藝術的創作、研究、傳承、保護和發展,舉辦了一係列在業界影響深遠、具有創造性和引領意義的大型展覽。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保護和傳承單位之一,工作上有規劃、有落實、具有很強的前瞻意識,引領風尚、聚集成果、培養新人,功不可沒!
日本篆刻家協會常任顧問、前任理事長尾崎蒼石先生也在開幕式上宣讀了日本篆刻家協會發來的賀電並致賀辭。開幕式的最後由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介紹展覽的策劃創意情況並致答謝詞。
“入古出新——當代著名篆刻家印章臨創展”旨在傳承保護和發展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倡導向傳統經典學習的精神。展覽開創性地展出篆刻家臨摹的作品多件,並與其創作作品相互印證,使欣賞者能夠從中感受到古代經典對當代藝術家創作風格的影響,同時也為欣賞者提供了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臨、創轉換的寶貴經驗。提供展品的都是活躍在當今印壇的優秀篆刻家,藝術水準早已超越了臨習階段,他們的臨摹實踐對於倡導“入古出新”的學習風尚,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和垂範作用。參展作者均為中國篆刻藝術院的研究員,共35位。每人提供篆刻原石2枚(含印蛻、邊款)、印屏1件、臨摹作品4方、創作作品2方以及臨印感想;展覽還展出了篆刻藝術衍生品幾十件以及國家圖書館提供的館藏經典印譜多部。
開幕式後舉行了題為“入古出新——當代篆刻創作向傳統經典學習的現實意義”的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中國篆刻藝術院部分研究員及業界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由《中國書法》主編朱培爾主持、中國篆刻藝術院創作部主任尹海龍、理論部主任馮寶麟。與會專家就傳統經典對當下創作的意義、如何從傳統經典中獲取有益於當代創作的元素、在當下強調向傳統經典學習的現實意義以及“臨創印展”對當代篆刻創作的啟示等主題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大家在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還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本次展覽將於5月30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