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葦
在篆刻史上,誰是篆刻藝術大師?是文彭嗎?不。文彭隻不過是明代文人篆刻藝術春天的開拓者,宗派的彭祖。在篆刻發展史上是一位關鍵yabo22官网
!
是丁敬嗎?也不。他是“集秦漢之精華,變文何之蹊徑,雄健高古”,“奪印壇盟主之席,開千百年印學之奇秘,世稱浙派之初祖。”(孔雲白《篆刻入門》)了不起!
鄧石如呢?也不是。鄧石如他把書畫之理移用於篆刻,創造了“剛健婀娜”一路,開創了“鄧派”,在書法上可稱是清代“第一大手筆”,不容易!但在篆刻上還不是大師。
趙之謙如何?也未能談上。他在篆刻上自己也隻稱“為六百年來摹印家立一門戶。”功不可滅。
那麼,有人稱吳昌碩與黃牧甫是晚清時期印壇上的“伯仲”;齊白石與吳昌碩是民國時期印壇上的“瑜亮”,他們是大師嗎?既然是“伯”與“仲”,就有“首”“次”之分;既然是“瑜”與“亮”,就有“高”“下”之別。在同一曆史時期,可以相提並論,但不能等量齊觀。
所謂“大師”,不是自封的,是由曆史來評定的,由人民群眾來評定的。我作為群眾的一員,如果讓我投“一票”的話,我隻是寫上“吳昌碩”。且舉其犖犖大端,以表心儀景仰的理由:
(1)吳昌碩他學篆刻,研究古印,然後“行遠自邇”,從浙、皖派入手,作為“千裏之行”的開始,這本屬是尋常;但他“不計派別”,獲得超然自由,一開始就表現出不尋常。
(2)當他在入門之後的關鍵時刻,悟出了“不愛江漢之珠”,而“愛己之鉤”的卓識。“江漢之珠”是別人的,“鉤”是自己的,要用自己之鉤去釣篆刻之魚。這種“鉤”是自己特製的,是自己的藝術個性和學養的結晶所煉就的。(詳見《缶廬印存自序》)這有誰能有如此特異的穎悟?
(3)“少時學劍未嚐試,輒假寸鐵驅蛟龍。不知何者為正變,自我作古空群雄。”(《刻印》長詩)這是吳昌碩自我批評他青年時代的思想。青年不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