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網5月20日電(熊穎傑)20日,華東政法大學書法創作研究基地在鬆江校區掛牌成立。
基地由華東政法大學與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藝術品鑒中心聯合組建。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與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王偉華、公安部消防局原政委、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謝模乾共同為基地揭牌。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林燕萍與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秘書長兼藝術品鑒中心主任江鵬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基地將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弘揚民族優秀文化、踐行“大書法”理念為宗旨,把中國當代書法名家、文化名人“請進來”,成體係、成規模地開展書法教學、作品展示、公益服務、文藝活動等工作,引導學生在傳承和弘揚書法藝術中提高國學修養、濃厚人文底蘊、培育愛國情懷。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冰,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專職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馬新林,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秘書長、校友潘善助,當代著名書法家、外交國禮藝術大師朱建華校友,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當代中國畫院院長、民建中央畫院副院長蔣頻等出席儀式,儀式上葉青為張華慶、李冰、馬新林、潘善助、朱建華、蔣頻、江鵬、馬振聲、謝誌高等9位兼職教授頒發了聘書。
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發來賀信,賀信中說,華政作為一所法律專業名牌大學,設立書法創作研究基地,在校園裏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下極具正能量意義,是踐行黨的十八大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舉措,將對華政的書法藝術教育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他衷心祝願華政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簽約儀式上,江鵬回顧了自己在華政求學期間師從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大學書法教育協會會長洪丕謨教授學習書法的經曆。他感謝母校提供的良好學習機會和濃厚的人文藝術氛圍,並表示將積極為母校人才培養、校園文化建設,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張華慶對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賀。他介紹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在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對外交流、組織建設等方麵的成果。他說,“大書法”的內涵是“以漢字為載體,以毛筆、篆刻刀等多種不同工具為依托創作的藝術,致力於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希望通過踐行“大書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引導廣大書法愛好者“寫漂漂亮亮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創造出更多更好無愧於偉大民族和時代的優秀作品。
葉青表示,基地的成立有助於學校推進通識教育,進一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懷;有助於學校推進書院建設,為書院開展人文素養教育提供平台和依托;有助於學校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校園中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指示精神,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華政園中落細、落小、落實。
華東政法大學擁有上海市第一個市級大學生書法團體“百外書社”。早在1989年,百外書社在一群熱愛中國書畫藝術的華政學子推動下創立而成。在幽雅、靜謐的華政校園裏,百外書社憑借一支筆、一張紙,便書寫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2003年,百外書社成為了上海市第一個市級大學生書法團體;發展至今,早已成為了華政的一張“名片”;曾前往澳門等地開展書法交流活動,多次獲評“全國優秀大學生國學社團”、全國“示範團支部”等榮譽稱號。此次書法創作研究基地的成立將為“百外書社”的發展再添新翼,使傳統文化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