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yabo22官网  > 書法家 
張偉
發表日期:2006-08-20 17:33:00 來源:中國書畫家網 被閱讀[2731]次

1964年生於廣州。

1984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附中。

1988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係。

1988至1994年在南方日報社廣東畫報任美術編輯。

1994年調入廣州美術學院附中任教至今。

200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同等學曆碩士學位教師進修班。

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

參展

2004作品《溫室》參加建國五十五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

    作品《靜物》  (係列)參加《影響力·生於六十年代優秀藝術家邀請展》,在廣東美術館三彩畫廊展出。

2003作品《美麗年代》、《彩虹》參加《今日中國美術》大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展出。

    作品《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入選第二屆廣東當代油畫藝術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展出。

2001作品《青春檔案》係列3件作品參加廣州畫院、廣州雕塑院作品展,在廣州畫院展出。

2000 作品《青春檔案》入選首屆廣東省當代油畫藝術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

1999作品《向日葵》入選紀念建國五十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暨援藏希望工程書畫展,在北京、拉薩展出

    作品《好心情》入選慶祝建國五十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

作品《青春期》等6件作品應邀參加廣東省青年油畫家九人邀請展,在深圳美術館展出。

1998作品《陽光下》、《青春期》等4件作品參加廣州美術學院附中教師作品展,在廣州美術館展出。‘

    作品《香港早晨》入選紀念香港回歸一周年“回歸曆程’’中國藝術大展,曆史畫和主題性創作赴港作品展,在香港大會堂展出。

    應邀赴香港浸會大學舉辦“東方話語張偉·何楓”作品展,在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展出。

1997作品《香港早晨》入選?7中國藝術展曆史畫和主題性創作展,在北京中國曆史博物館展出。

    作品《活動空間》入選97’廣東省體育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省美協展出。

    作品《吸引》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在廣州商品交易會展出。

1996作品《秋天日記》參加廣州畫院96晉京院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活動空間》、  《假日陽光》等5件參加廣州美術館附中教師作品展,在廣州美術館展出。。

1995作品《壯士行》(與何楓合作)入選廣東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    

作品《平淡的主題》參加廣州美術學院95院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994作品《平淡的主題》入選第二屆中國油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1993作品《戰友》入選廣東曆史畫首批作品展,在廣東省美協展廳展出。

1991作品《呼嘯山莊》(與黃唯理、張思燕、何楓合作)入選廣東省第2屆連環畫展,

在廣東畫院展出。

1990作品《加入》入選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加入》入選第十一屆亞運會廣東省體育美展,在廣州文化公園展出。

    作品《森林童話》入選當代中國畫珠海邀請展,在珠海展出。

    作品《看得見河流的風景》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1985作品《地平線》(與沈建偉合作)入選國際和平年,  “參與、發展、和平”美展,在廣東畫院展廳展出。

 

獲獎

2003作品《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獲廣東省第二屆當代油畫藝術展銅獎。

1995作品《壯士行》(與何楓合作)獲廣東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1991作品《呼嘯山莊》(與黃唯理、張思燕、何楓合作)獲廣東省第二屆連環畫展二等獎。

1990作品《加入》(與何楓合作)獲廣東省體育美展優秀作品獎。

    作品《圓周率》獲台北“隔山大獎賽”優秀獎。

1989作品《看得見河流的風景》(與何楓合作)獲廣東省優秀作品獎。

1985作品《地平線》(與沈建偉合作)獲國際和平年“參與·發展·和平”美展一等獎。

收藏

1998作品《桌上風景》被浸會大學收藏。

1995作品《香港早晨》被香港曆史博物館收藏。

1990作品《加入》被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收藏。

 

發表

2004作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發表於人民美術出版社高校教師優秀作品係列叢書《當代美術與設計》。

    作品《青春檔案》、  《陽光下》及黃唯理文章《都市之情我眼中的張偉其人其畫》發表於《廣州美術研究》

    作品《溫室》發表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2003作品《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發表於《廣東第二屆當代油畫藝術展·作品集》

    作品《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發表於《第三屆中國油畫作品集》。

    作品《彩虹》、  《美麗年代》發表於《今日中國美術展覽卷》。

2002作品《彩虹》、  《美麗年代》發表於《中國當代藝術》

    作品《好心情》發表於《今日中國美術》。

2001 1月作品《青春檔案》4幅發表於《廣州美術學院學報》

    4月作品《青春檔案》4幅發表於《藝術界》總73期。

    作品《青春檔案》發表於《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

2000 2月作品《秋天日記》、  《戰友》、  《靜物》發表於《中國當代油畫精神景觀》

    9月作品《青春檔案》6幅發表於《今日中國美術》。

    11月作品《青春檔案》係列發表於《2000廣東當代油畫藝術》。

12月作品《陽光下》、  《好心情》局部3幅發表於《中國油畫yabo22官网 頭像精品》。

1999作品《好心情》發表於《??深圳美術館館刊》。

    2月《海闊天空》等七幅作品發表於《藝術界》總60期。

    4月《青春期》等兩幅作品發表於《藝術界》總61期。

    5月6號編者文章《九塊調色板》和作品《香港早晨》發表於《深圳晚報》。

    6月1號作品《好心情》發表於《南方日報》。

    1月作品《假日陽光》發表於《廣東畫報》。

    4月11號作品《活動空間》發表於《羊城晚報》。

    5月2號通訊《廣州美術學院教師應邀訪問紐約德頓學校》發表於《紐約星島日報》

1998    7月作品《香港早晨》發表於《回歸曆程作品集》,

    8月作品《靜物二幅》發表於《當代石膏靜物素描藝術》。

    1月作品《香港早晨》發表於《廣州美術學院學報》總二十期。

    7月7號作品《香港早晨》發表於《中國藝術大展全集主題創作卷》

1997    2月8號作品《平淡的主題》發表於《人民日報》o

    2月作品《平淡的主題》發表幹《97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o

1996    作品《平淡的主題》發表於《美苑》第1期o

6月24號粱照堂文章《彼岸,看得見河流讀張偉油畫作品“平淡的主題”

    10月作品《風景區》發表於《廣州美術研究》。

1995    7月27號作品《平淡的主題》發表於《廣東畫報》2期。

    12月27號小芒文章《畫界新丁,下鄉采風》發表於《南方日報》。

1994    作品《平淡的主題》發表於《中國油畫》第2期及《第二屆中國油畫展作品集1994》

    7月27號作品《平淡的主題》發表於《廣州日報》

1993    作品《暴風雨過後》發表於《廣東畫報》4期

    作品《裝飾畫》發表於《廣東畫報》5期

    4月10號作品《戰友》發表於《深圳特區報》

    6月30號作品《遠》發表於《南方日報》

    7月14號《惆悵隱藏著激勵》發表幹《南方日報》

    7月14好作品《西邊在下雨》發表於《南方日報》

    8月10號作品《靜物》發表於《南方日報》

    9月10號作品《恬》發表於《南方日報》

    10月26號作品《秋天印象》發表於《南方日報》

1992    5月22號作品《戰友》發表於《羊城晚報》

    7月11號作品《加入》發表幹《周末畫報》28期

    作品《戰友》發表於《黨風》雜誌7期

1991    作品《無題》發表於《攝影家》雜誌1期

    1月16號作品《圓周率》發表於《廣州青年報》

    1月16號“十人行畫展”發表於《廣州青年報》

1990    1月作品《加入》發表於《粵港信息報》。

《美術大觀》8期《隔山大獎賽獲獎作品集》。

2月22號作品《加入》發表於《南方周末》

《十人行畫展》發表於《美術大觀》8期。

8月17號作品《加入》發表於《南方日報》

9月18號作品《加入》發表於《廣州日報》

]月23號作品《圓周率》發表於《粵港信息報》

2月21號《十人行畫展》發表於《羊城晚報》、

2月22號《十人行畫展》發表於《粵港信息報》

12月27號作品《森林童話》發表於《廣東廣播周報》

 2月27號《十人行畫展》發表於《南方日報》。

1989 作品《青春隨想曲》發表於《攝影家》第3期。

作品《馬》發表於《攝影家》第4期。

作品《青鳩》發表於《連環畫報》第7期。

9月25號作品《看得見河流的風景》發表於

8月22號作品《圍城》發表於《廣州日報》

    11月3l號作品《大漠》發表於《南粵記者》。

1988 作品《血染的風采》發表於《新舞台》創刊號

    11月18號作品《圓周率》發表於《羊城晚報》

    12月20號作品《1986.6.6黃昏》發表於《南粵記者》。

1987作品《天涯客》發表於《白花園》13,14期合刊,廣東電視台

1986 8月7號作品《地平線》發表於《深圳特區報》。

    作品《建築》發表於《畫廊》第16期。

    8月7號作品《夏日》發表於《深圳特區報》

    作品《海風》發表於《希望》雜誌第4期。

    作品《都市》發表於《浪潮》雜誌創刊號。

1985作品《地平線》發表於《黃金時代》第7期

 

論著發表

2003 6月文章《色彩教學談》發表於《全國美術學院附中教學訪談·廣州美術學院附中》

    文章《教與學》發表於《廣州美術學院附中2002年教學檔案》。

    主持編輯《廣州美術學院附中色彩教學》。

    論文《現象與成因談語言圖式產生的曆史契機與當下美術多元化存在的必然性》發表於《美術學報》

2001論文《現象與成因談語言圖式產生的曆史契機與當下美術多元化存在的必然性》及論文《“造型”在中西方古典雕塑中的不同地位有關中西方古典雕塑藝術的命題》發表於《藝術界》2001年3、4月號雙月刊。

1999文章《找尋青春及其他》發表於《藝術界》]999年]、2月號雙月刊。

1998 10月30號論文《也談藝術創造的個性化語言》發表於《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刊》

1996文章《專業和師德的——鍛煉指導教師下鄉雜談》發表於《美術學報》總第18期。

    論文《也談藝術創造的個性化語言》發表於《廣州美術研究》總第17期。

上一篇: 趙克禮
下一篇: 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