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哥的字比我的好太多了,我還得繼續努力。”“姑姑的字更漂亮了,大家都要向她學習。”……3月3日(正月十三)上午,修武縣王屯鄉習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裏,一家人圍著院中央展板上的書法作品,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交流著。
原來,這是該村的陳素清老人家舉辦的鬧元宵家庭硬筆書法展。“全家四代共30多口人,全部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參加書法展,一起鬧元宵。”陳素清老人的二兒子張玉強告訴記者。
80歲的陳素清老人十分注重家庭文化教育,子女和孫輩都很好學、上進。“平常大家各自忙工作、忙學習,聚在一起的機會不多。春節期間,大家能聚到一起,得搞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早在春節前,陳素清老人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張玉強。
什麼樣的活動有意義?張玉強和幾個兄弟姐妹共同商量。“馬年春節期間,咱家搞了個家庭聯歡會,每個人都演出了節目,其樂融融。今年咱們組織個書法展吧。”張玉強的大哥提議。
這一提議,立即得到積極響應。“學說中國話、學寫中國字在全世界都是一種風尚,我們就來搞一個家庭書展,看誰寫得好。”陳素清老人的女兒張靈霞接過話茬。
說幹就幹。大家準備各自的參展作品時別提有多認真了。陳素清老人找來老花鏡,拿起鋼筆寫下了對祖國的祝福。9歲的趙一康小朋友認真抄寫了一段美文,還用彩筆在周圍畫上了圖案……
看著大家交來的書法作品,陳素清老人高興極了。她讓孩子們買來展板,把這些作品展示出來,好讓大家相互交流、學習。
3月3日上午,鬧元宵家庭硬筆書法展在農家小院裏展出,不僅吸引了張家的親朋好友,還引來了街坊鄰居。“這樣的活動不錯,能凝聚精氣神,傳播正能量。”前來欣賞書法的一名村民說。
鬧元宵家庭硬筆書法展在元宵節後結束,到時候還要投票選出一、二、三等獎。“獎品是字帖、字典和鋼筆,已經準備好了。”張玉強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