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簡史 
王鐸 贈張抱一草書詩卷-明朝書法
發表日期:2006-07-01 02:55:00 來源:中國硬筆書法在線 被閱讀[2105]次

王鐸 贈張抱一草書詩卷

王鐸《贈張抱一草書詩卷》自署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綾本。草書。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自作詩七律五首·凡七十五行,共3636字。橫469厘米,縱26厘米。

明崇禎十五年,王鐸流寓懷州,受到張公祖的款待,並有詩作贈他,一是《贈張抱一行書詩卷》,一是《贈張抱一草書詩卷》。款署“崇禎十五年三月夜”,可知與“壬午春莫書於懷州公署”的行書五律長卷乃同時所書。張抱一,名培,浙江平湖人,擅寫山水,兼通醫道。卷中以“公祖”稱之,此人應是懷州的地方官。本卷的書寫時間既與上述兩幅巨製相吻合,落款內容又與當時王鐸與張公祖頻繁往來的經曆一致,可被視為此卷確係王鐸真跡的佐證。

崇禎十五年王鐸五十歲,經曆過對二王、東晉和米芾長年累月的執著學習,終於完成了“自化”。其此前的作品,對二王與米芾"如燈取影,不失毫發"(錢謙益《牧齋全集·有學集》),到《贈張抱一行書詩卷》和《贈張抱一草書詩卷》時,已擺脫了“仿”的痕跡,有了主體性較強的跌宕雄逸的意態。而《贈張抱一草書詩卷》亦是王鐸草書長卷迄今所見較早的一件。

附圖釋文: ……錦瑟琪華待醍醐。 汴京南樓 夷門蕭瑟俯晴空,萬事欷獻向此中。梁苑池台新萑葦,宋家艮嶽老苔叢。牧人壕外時驅犢,獵騎天邊晚射鴻。舊月多情依汴水,滔滔東去更朦朧。
  崇禎十五年三月夜 洪洞同邑弟王鐸具草 抱翁公祖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