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從浙江省圖書館調到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工作,從那時起我開始認識沙孟海先生。沙先生是浙江省博物館的名譽館長,平時不到單位來,而在家裏上班,領導上派他的學生祝遂之做他的秘書,他在家裏搞研究。要搞研究,就要經常看書,因此,沙先生經常到文瀾閣借閱。借閱次數多了,他就認識了我。我不會書法,但很喜歡欣賞,也喜歡談談書法理論,因此我在沙先生麵前經常班門弄斧,談論書法。沙先生也喜歡談書法。本文就是將沙先生在我麵前談論書法的散金碎玉輯在一起,以饗書法愛好者,同時也想把沙先生的這些散金碎玉通過本文保存下來。
有一年夏天,沙先生住在杭州中日友好飯店,他寫信來約我談談。我去了,正好沙先生的小兒子沙匡世也在那裏。我首先問沙先生最近有沒有臨書,沙先生搖了搖頭。於是我就開始談論有關書法問題。
我對沙先生說:啟功是書法鑒定家而不是書法家。他的字屬於文人之字,像他這樣水平的字,在古代文人中太多了。他平時也隻寫一種書法,當然也會寫草書和楷書,但寫得很少。沙先生完全不同意我的觀點。他說:“啟功當然是書法家,文人之字與書法家之字之間的界限很難劃清,在曆史上隻會寫一種書法的書法家是多數,隻有少部分的書法家才會多種書法。”
我問沙先生,×××是不是您的得意學生?沙先生點了點頭。我又問:×××可不可能成為未來的沙老?沙先生搖了搖頭,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這要看他自己的努力。”我又問:您的學生朱關田、祝遂之、陳振濂、李文采、金鑒才、王冬齡、蔣北耿(原文秩序如此———編者)等,哪一位天資最高,前途最大?沙先生紅著臉似乎很難回答,沙匡世在旁邊說:“各有千秋。”
我對沙先生說,我很喜歡陸維釗隸篆相結合的書法。沙先生說:“他的書法當然好。”沙先生推崇啟功,也很推崇陸維釗。
我告訴沙先生,我的一位朋友發表了一篇考證蘭亭原址的文章,他認為蘭亭原址在浙江嵊州三界附近。我認為《蘭亭序》所說“會稽山陰之蘭亭”的“會稽山陰”四字,可以作兩種解釋:其一、會稽郡山陰縣;其二、會稽山的北麵。山的北麵和水的南麵稱為陰。“會稽山陰”可以解釋為“會稽山的北麵”。嵊州三界附近在會稽山和山陰縣的東麵,這與王羲之自說的地點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