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當代書法創作的四大路徑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1: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768]次

 

竊以為當代書法創作大的路徑有四種,即“現代派”、“學院派”、“新古典主義書法”、“新文人書法”。此四種路徑乃是其不同程度地吸納西方的、民族的、現代的、古典的等營養而形成。
  一、“現代派”。“現代派”可稱謂前衛、先鋒者,其興起緣於我國改革開放之後,西方現代文藝思想及藝術表現手法的引進。書法被析離純化為純筆墨表現視覺藝術,弱化甚至拋卻文字的可讀性,西方現代藝術的波普、拚貼、裝置以及行為藝術形式被大量采用。“六屆中青展”、“七屆中青展”以邵岩為代表的“現代派”作品僅僅是其創作形成的一個類型。它保留了傳統書法文字的可讀性內容。邵岩的現代派作品還是屬於謹慎一類的。願敏銳而富有膽略的前衛書法者能在“八屆中青展”中捧出“現代派”的全新之作。
  二、“學院派”。“學院派”是當代純粹以理論導引產生的書法創作模式。雖然其創作者稱這一創作模式是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尋找一種富有未來性的中間途徑,但我還是願意把它看作是真正現代甚至是後現代意義上的書法創作路徑。我們通過閱讀其理論和觀看其作品,便可以發現“學院派”書法實際已對書法的傳統概念進行了修正,書法由記文敘懷的時序性由“技”進乎“道”的行文書寫一變而為某種主題下的經營。在“學院派”的書法製作中,雖然運用了古典書法的筆墨語言,但為了表現某一主題,如“現代派”一樣大量使用了拚貼、製作、裝置等表現手法,隻不過它不像“現代派”那樣依樣畫葫蘆地照搬西方,而是巧妙自然地化用。“學院派”書法作為對傳統書法形式的拓展已奉獻出了許多代表性優秀作品,但其引起的爭議與發展的困難性也是有目共睹的。而爭議與困惑正是其進一步發展的聚焦點和突破口所在,如在其主題的表現範圍,筆墨語言的突破、局部精致與整體的構成、視覺效果的開拓等方麵都存在著很大的可挖掘性。“八屆中青展”為“學院派”精英們提供了又一次大顯身手之機。
  三、“新古典主義書法”。“新古典主義書法”也是一個舶來概念。但是,在具體書法創作上它走的仍然是在繼承中進行創作的路徑。在對傳統的繼承中其取法則是以“兩漢”、“三代”為代表的“民間書法”。質樸、新穎、奇異、率真、曠放是“新古典主義書法”的魅力所在。然而“新古典主義書法”又把青年書人引向了走捷徑、小道、冷門、偏門急功近利的陷井。如何在汲取“民間書法”的營養中又丟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