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書法批評的隨機性、連貫性、多元性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1: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974]次

書法批評的隨機性、連貫性、多元性  
虞衛毅


書法批評具有隨機性、連貫性、多元性的特征。
  書法批評的隨機性是指批評家的批評常常是隨機的,而不是預先設定的。一般來說,批評文章常常是有感而發或隨機而發的。
  無論是主動參與性批評,還是被動參與性批評,它們都具有隨機參與的特征。書法批評的隨機性還表現在書評家的行文思路是靈活多變的。如:書評家正在讀某本書,或正在思考某類問題,此時期他撰寫的批評文章便可能與他在這一時期所讀之書。所作的思考大有關聯。而讀書與思考常常也是一種隨機的過程。因此,批評家的批評文章並不是死板的,應該是直麵現實、鮮活生動的。這是書法批評隨機性特征的另一方麵。
  書法批評的隨機性體現了批評的靈活性。但是隨機並不等於隨意,靈活也不等於沒有準則。真正嚴肅的書法批評,應該體現出學術思想的連貫性與統一性。書法批評的方法與形式可以靈活多變,但是批評家的美學思想、藝術觀念應該是相對穩定、連貫一致的。這就是書法批評的連貫性。批評不是所謂的“指導”,而應該是一種“探索”,一種“參與”。它可以有“引導”與“啟發”的作用。但是這種“引導”與“啟發”是建立在批評家對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有著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它不應該是膚淺的,而應該是有深度、有見地的。批評家深刻的思想與“吾道一以貫之”的批評個性是批評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書法批評的總體連貫性並不妨礙具體批評的靈活性。同樣也不影響批評指向的多元性。我們呼喚多元化的創作,我們同樣也呼喚多元化的批評。書法批評要貼近時代,貼近創作,就應該對現實中各種書法現象展開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與批評。沈鵬在《直麵現實——<周俊傑書學要義>序》中曾指出:“當代書學理論的另一個重要之點,既稱‘當代’是生活在世紀之交,就要貼近、關注、研究此時此刻書壇的種種問題:書法界出現了哪些新人新事?什麼樣的趨向值得肯定?什麼樣的趨向雖有不足卻儲藏著生命力?什麼樣的作品以新麵貌出現卻顯露其淺薄?為什麼‘書餐’多而經得起認真體味的精品少?”沈鵬在這裏提出的課題,實際上就是希望當代書法批評能夠直麵現實,迎接挑戰。筆者近十年撰寫的批評文章,既有對古代書家,古代書論的研究與批評,也有對現代書家與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