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周海先生是20世紀下半葉,海峽兩岸英年早逝的令人十分痛心的著名書法家。麵對傅周海的書法作品,腦子裏浮現出蘇軾:“本不求工,所以能工”的言語。傅周海生前說過:“書法求奇求工,皆書弊也,妙處總在有意無意之間,有意者是空間,無意者是筆墨,平中求奇,乃致神妙。”傅周海說道:“作書蒼莽難,荒率更難,惟荒率乃益見蒼莽,能到荒率地步,大巧若拙,於蒼莽橫逸之中,貴有蒼蒼莽莽率天真為最難。”正是在這一理念中,傅周海成功地化鍾元常、楊鳳子、黃石齋、北碑、魏碑,終於寫出了骨像而貌不像乃師陸儼少的傅氏書法麵孔的作品,穩當而妥貼地站在20世紀末葉中國書壇上。
傅周海(1938-1998),浙江蕭山人,生前擔任江西省工藝美術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是中國書協、中國美協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學術委員,曾任一至五屆全國中青展評委,書法作品曾在“全國第四屆書法展”中獲獎,1997年被中國輕工總會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專家政府特殊津貼。
傅周海的書法作品精於用筆、清潤簡淡、枯潤蒼渾,書卷氣隱而又現。這樣的書法藝術氣格和傅周海早年啟蒙老師馬一浮的諄諄教誨是分不開的。傅周海父親傅耀章的哥哥與馬一浮是連襟,而馬一浮早年喪妻後終生未娶,這樣,幼年傅周海在學習書法中,能得到馬一浮的親炙,是情理中的事。馬一浮先生告訴傅周海:執筆非常重要,執筆對了,可以上大馬路,執筆不對,上不了大馬路,隻能穿小弄堂(胡同)。馬一浮進而指出:“筆最好用狼豪,狼豪彈跳力強,好鋪毫鼓鋒。”同時又說:“寫字一定要注意點劃,點劃好,高樓就能上去,點劃不好,就上不了高樓。”從傅周海一生的筆墨實踐看,這段話對傅周海是起了大作用的。傅周海用筆古樸凝煉,得自然參差之神韻,充分表現了傅氏浪漫寫實的心靈世界。中國有句老古話:“字如其人”。這就是對創作個性與藝術風格關係的理論性定位概括。劉勰在其所著《文心雕龍》中寫道:“各師成心,其異如麵。”清代書論家兼書法家劉熙載在《遊藝約言》裏也寫道:“字不出雕樸兩種。循其本則人雕者字雕,人樸者字樸。”傅氏人樸,故字亦樸。傅周海曾說:“吾寫字,取法,功夫少。”真書家講真話,由此可識。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