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談談書法藝術的“融會”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505]次

一些寫字剛剛入門的書法愛好者,由於不知道怎樣融會學到的東西,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是虎頭蛇尾,張冠李戴,雜亂無章;有的則始終守帖不放,缺乏創新精神,寫出 的作品沒有自己的藝術風格,顯得呆板無神。那麼,寫字入門後怎樣進行融會呢?

 

    如果想著力於一家,務先求其似,然後自選一些與書帖上結構相同的字,按照帖上的書寫原則進行意臨。如能意臨,還須找一些巾上根本沒有的字,按照帖上的書寫原則 進行更高要求的意臨。如能得“似”,則可謂抓住了這有字的精髓。

 

    然而,每位書法家也有他的發展變化過程,我們應當沿著他走過的道路,循蹤追跡,從中更多地了解他的書寫原則,掌握他各個時期的藝術風貌。例如我們著力於歐 (歐陽詢)體,就應當對現存的諸碑作一個先後順序的排列,分析他幾塊碑之間的異 同。我們會看到《皇甫誕碑》的秀挺,《化度寺碑》的凝重,《虞恭公碑》的洗煉,《姚辯墓誌》的古厚,而最成熟的還是《醴泉銘》。經過這樣一番比較研究之後,也許 有人喜歡《醴泉銘》,那就要以《醴泉銘》為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