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劉炳森駕鶴西去留下六大懸念
發表日期:2006-10-27 01:20: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576]次

一、劉炳森的書法,特別是他的隸書,號稱“炳森隸”,影響中國社會30餘年。因為“通俗”而被大眾青睞,流傳甚廣,收藏者眾多,當前市場價位頗高,甚至超過了明清有些書法大家,似乎很不正常。劉炳森去世後,其字的市場價會不會大迭?

  二、“炳森隸”因簡單、價位又高,釀成造假泛濫成災,幾乎全國所有的字畫市場都掛有劉炳森的假字。筆者曾看過許多收藏者手中的“炳森隸”,十有八九是贗品。劉炳森去世後,關於“炳森隸”的“造假風暴”還能持續多久?

  三、有那麼多贗品“炳森隸”流入民間,可以肯定地說,流入民間的贗品要比其一生創作的真品高出千萬倍。劉炳森去世後,將會給以後的中國字畫收藏鑒定帶來怎樣的影響?

  四、身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書協副主席等頭銜的劉炳森,被公認為是下屆中國書協主席的接班人,然而,老天爺不關照他,劉炳森“英年早逝”,中國書協沈鵬之後的掌門人該“鹿生誰手”?

  五、劉炳森擔任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主任四年多來,致力於“匡正”書法創作,提倡“正統”書風,反對“狂怪”和“醜書”,因而遭受一些非議。劉炳森死後,“醜書”是否會卷土重來甚至變本加厲?

  六、劉炳森的書法在書法界向來頗有爭議,既有較高的評價,又被斥之為“寫字匠”。劉炳森在當代的影響是無可置疑,劉炳森的書法會走進書法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