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我與書法
發表日期:2006-10-27 01:19: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1607]次

憶昔從髫齡開始弄筆塗鴉,到現在已經八十來年了。課外活動,不是專業,談不上深刻研究。

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談到中國漢語時,有這樣兩段話:“漢語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它具有詩意的韻味,這便是為什麼即使是古代中國人的一封散文體短信,讀起來也像一首詩的緣故。所以要想懂得書麵漢語,尤其是我們所謂的高度優雅的漢語,你就必須使你的全部天賦----心靈和大腦,靈魂與智慧的發展齊頭並進。”這是說漢語,其實記錄它的漢字,本身也具有無空的“詩意和韻味”,它也是高度發展的“心靈和大腦、靈魂與智慧”的產物。所以辜氏另一處又說:“中國的毛筆或許可以被視為中國人的象征。用毛筆書寫、繪畫非常困難,好像也不不容易精確,但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得心應手,作出美妙優雅的書畫來,而用西方堅硬的鋼筆是無法獲得這種效果的。”辜氏的這些話,正是看到了漢語、漢字的精微處。著名的學者錢鍾書、宗白華、豐子愷等也都講過類似的話,各具慧眼,啟人良多。近又聞上海畫家劉旦宅先生撰文報端,把中國書法與日出、古希臘雕塑三者並列,認為是世界上的“三大奇觀”實在也不過分。所以,說到我國書法中的“字”來,其幽妙幻霍、不可思議處,真是難以筆述。試取曆代名家碑貼,任擇出幾 來,仔細觀賞,足以令人陶醉,三月不知肉味。乃知歐陽詢見到“出師頌”、李陽見到“碧落碑”,寢臥其下,三晝夜不忍離去的心態。傅山彌留時,一切皆可釋去,唯獨對於筆硯之情難以宏偉,其魅力之大如此。

1、 對書法的認識
  學習書法藝術,當先對書藝概念有個明確的認識。諸如書藝的大旨、功能、範圍、價值、特點,在學術中所居地位,以及各科關係等,了然於心,學起來便有了動力和方向。儒者稱禮、樂、射、禦、書、數為六藝。《周官》:“教之道、藝”。可知敷教育化,書藝與道同功,並無孰輕熟重之分。手藝匠隻把藝(技術)當作吃飯的工具,放棄了道的研究,以至流為下品,隻能稱作工藝匠,成不了藝術家的。

對於書法的概念我以為可有下列幾方:

(1) 書法的藝術性
  “中國文字,就是畫。”(魯迅語)一語道破書法的藝術性。象形、獨體、方塊,看古篆、甲骨文、金文、石鼓,從天地日月、山川河流,到草、森林、鳥、獸、蟲、魚,依樣畫出即字。古代的巴比倫、鯿文都是如此,但後來易弦改轍,走向另一條路

[1] [2] [3] [4] [5] [6] [7]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