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關於建立硬筆書法批評學體係的幾點構想
發表日期:2006-10-27 01:09:00 來源:不詳 被閱讀[2167]次

從文藝學角度來說,批評學是構成一種藝術的完整體係以及整體形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種藝術形態及文化形態都包括其完整的美學特征、文藝本體特征、文藝史學、文藝批評學和文藝創作學等幾大範疇。硬筆書法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支,是傳統書法的一種現代性拓展。作為一種藝術,它同樣應該具有其完整的理論形態和學科體係,而批評學即是這個學科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在任何一種藝術形態和文化形態中,批評是促進藝術和文化發展與嬗變、促進民族進步與繁榮、確保社會文化良知的一個重要手段與途徑,具有著文化改造意義、文化重建意義、學術建構意義和民族啟蒙意義。硬筆書法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態以來,經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文化改造和文化轉型,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文化形態。而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形態和文化形態,其基本的本體形態構架卻是畸形的、不健全的,諸如硬筆書法史學、硬筆書法美學、硬筆書法創作學和硬筆書法批評學等等,尤其是硬筆書法批評學,可以說基本上還處於萌芽狀態,甚至在硬筆書法界,還缺少一種最基本的批評的學術理念,這是硬筆書法繁榮創作背後所蘊藏的深層危機。缺少一種學術批評,缺少對硬筆書法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宏觀審視,就意味著硬筆書法藝術形態和文化形態的不健全,也意味著它還不能作為一種完整的藝術和文化體係而存在於現代社會之中。因此,構建硬筆書法批評學的研究體係,就成了發展硬筆書法文化、構建硬筆書法文化形態的重要一環,也因此而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係統的學術工程。批評是一種反思,一種學術審視與構建,它至少能夠讓我們的硬書界人士意識到在繁榮創作的背後還缺少批評,缺少反思與審視。而批評的缺席關鍵就在於硬筆書法發展曆程的短暫性與發展空間的狹窄性所帶來的硬筆書法批評學理論建構的薄弱性。因為沒有強大的學術作保證,我們根本就無從下手進行批評,即使是批評,批評的對象、範疇、方法和體係也是混亂的,淺層次的。從目前的文藝發展格局來看,關於硬筆書法學術批評的理論建構,明顯不能與文學批評、美術批評和傳統的毛筆書法批評相媲美,硬筆書法文化地位和文化身份的邊緣性也決定了其學術批評的邊緣性,這既是一種不幸,又是一種幸運。不幸的是,它的邊緣性身份決定了它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建構起屬於自身的文藝本體,而隻能依附於其他藝術和文化形態;幸運的是,硬筆書法文化身份的邊緣性、複雜性與多重性又決定了它具有著青春的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