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玉雕安全套 ● 蔡樹農 前不久,應浙江電視台之邀做了一回《鑒寶》文化欄目的嘉賓,雖然是第一次做電視台的嘉賓錄製電視節目,我卻幾乎感覺不到絲毫刺激,至少我認為《鑒寶》沒多大創意,比較其他優秀欄目甚至顯得有點平庸,但我那天確確實實也被深深刺激了一下,為什麼?因為一位持寶人在鏡頭前亮出了一隻玉雕安全套。 持寶人本人就是一位來自上海的玉雕工藝師,曾在全國玉雕工藝比武會上獲得過“金狀元”頭銜,而取名為護身符的安全套造型的羊脂玉玉雕就是他隨材施雕的傑作。他在向主持人敘述護身符玉雕創作靈感時,說有二件事啟發了他。第一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在中國的急劇蔓延已引起了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的高度重視,國家正花巨大財力物力人力加以扼止;第二是上海發生的12歲女童所產嬰兒死亡事件:一位12歲女童在家中把剛產下的嬰兒放進塑料袋擱置到保籠上,不料保籠年久失修鏽蝕脫落,致嬰兒不幸墜亡。警方調查發現,女童懷孕並非遭成人強暴,死嬰的父親竟是和女童玩過家家遊戲的尚未成年的男孩!玉雕金狀元於是想到了“成人用品”安全套:它既能阻擋病菌的進攻,又能減免孽果的“豐收”,君子佩玉——玉雕“護身符”的誕生對玉雕家而言是有多重蘊意在裏麵的,特別是玉雕家為了突出作品的藝術性,精心選擇帶顆粒的安全套作為表現對象,趣美生輝,讓人莞爾。 我不禁也開始有了聯想:重大的社會題材、重大的政治題材過去是、現在是、將來肯定也是一個有曆史責任感的藝術家需要正視的創作內容,問題是,我們的藝術家該如何表現這種題材?這種題材的藝術表現是否都應該是照相寫實主義的?是否都應該是“高、大、全”的?是否都應該不管藝術性好差,凡遇到國展必然對個別作品采用照顧措施的?一隻玉雕安全套給我們最直接最震撼的意義是,支持它的思想題材十分深刻,而且兼融社會信息,而在進行藝術處理時,它又是藝術至上的排它的,形而下的安全套很渺小,某種方麵講還很肮髒,但玉雕家手下的安全套卻是那樣聖潔、那樣藝術、那樣陽光,它是人類的護身符,是人類更美好地享受兩性生活的快樂“東東”! 藝術題材無禁忌,更無高低,這是一個被古今中外的藝術史及藝術家所證實的顛撲不改的真理。真正有創造力的藝術家,在藝海遨遊時,一定有鷹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他決不會充當克隆秀。創造力強的藝術家與創造性弱的藝術家的明顯區別在於:前者更注意藝術思想的把握,後者則側重藝術功能的實用。另外,藝術穎悟力強的藝術家通常都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所以,他們一旦擁有了好的題材,也就意味著擁有了好的作品。 進一步聯想到書法界最近幾年書法創作的沉悶局麵,我們首先要承認它是一種集體失語,其責任不僅僅是中國書協或地方書協一家或幾家單位所能承擔的,由於我們的書法展覽目標、書法教育目標太過功利化,導致我們的書法創作隊伍的嚴重不純。當驅動我們書法創作的動力不是來自書法藝術本身,而是書法之外的種種“太極功夫”,書法藝術的“中世紀黑暗”就很難指日可破。 當前書壇並不缺乏高手,但他們大都呈散兵遊勇狀,他們的個人絕唱尚不足以產生群響激蕩的效驗。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專業報刊的獨立新聞宣傳對他們的頻繁眷顧,他們中的一些人士逐漸會鶴立雞群,乃至引領群雞翩翩起舞,唯有他們才知道藝術獨立思考的價值、獨立創造的價值,他們不是跟風者,而是招風者。風展紅旗如畫——走進他們創造的如畫的書法藝術天地,我們才可以呼吸到自由空氣的芬芳甘美。 【回到首頁】 【我要發言】 【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