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法理論 > 書論 
析︽魏晉書法的藝術精神︾
發表日期:2006-06-30 20:25:00 來源:中國書畫展賽網 被閱讀[1686]次

<-- #BeginEditable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sendmail(id){//2.0彈出顯示   mewin=window.open("send_mail.asp?id="+id+"&title="+document.all.title.value,"send_mail","menubar=no,toolsbar=no,scrollbars=0,top=100,left=100,width=544,height=320,location=no");  mewin.focus();  }

   藝術地位的高低取決於它自身的獨立程度,而審美的愉悅產生於自我生命的發現。在中國書法史發展的長河之中,魏晉書法藝術精神的形成無疑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平日裏我們常常提到的“書宗魏晉”又是指的什麼呢?難道僅僅是描摹二王一脈的書跡嗎?答案是否定的。魏晉時期書法的昌盛繁榮,不僅僅是指唐代孫過庭所說的“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魏晉人的情感和遺世獨立的主體精神,透過這種精神,魏晉書法才會展示出群英燦爛與搖曳多姿。近日有幸讀到邱世鴻的新著《魏晉書法的藝術精神》一書,深切地感到這是一部成功地描述魏晉書法思想與情感的曆史圖卷,並立體地詮釋魏晉時期士人書法活生生的狀態以及對後世的深刻影響。
   應該承認,時下研究傳統書學思想的日益減少。傳統的書學思想在現代意識與先鋒觀念的衝擊下已麵臨危機,在電腦逐漸取代紙筆的今天,延續數千年的毛筆不僅遭遇時代的挑戰,人文精神的失落,傳統書學思想堡壘的坍塌似乎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那麼恢複每況愈下的書學傳統,最後是否要變成一句空話呢?正因為有像邱世鴻這樣一批年青的書學研究者,還一如既往地守著這塊幾近荒蕪的陣地,挽狂瀾於既倒。僅看其精神,即可敬可佩。
   邱世鴻,筆名丘若、丘君。號撫雲齋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這部《魏晉書法的藝術精神》充溢著世鴻十餘年來對傳統書學的稽古鉤沉,對史料的清理與思辯。魏晉書法不僅表現為一種極為自由的生命形式,同時反映出了書家最深層、最直接、最真實的生存狀態,這與魏晉書法裏麵呈現出的節奏和律動存在著密切的關聯。而魏晉書藝精神中所包含的三種意識形態,儒家中庸仁和的審美意識,道家物我統一的審美觀念,以及《易經》陰陽互補的動靜守衡思想。正如邱世鴻所闡述的那樣,這三種思想的互相滲透與影響,對書家完成其悲劇——審美的人生曆程起了不小的影響。由於幾種思想的影響與激蕩,魏晉人比較注重內外的統一,書法作為精神的傳遞和表現形式尤其得到重視,日益彰顯。其中“尺牘爭勝”之風在南朝時期的凸現,便有了王僧虔與齊高帝蕭道成一爭高低的現象。而王獻之勸他父親“改體”並多次密拭父跡以己書代之,這種父子爭勝的書法現象,向我們再現了魏晉風度以及頗具個性的人文藝術景觀。
   邱世鴻在該書第三章《魏晉書藝概況》中引用周汝昌先生的觀點,即“謝草鄭蘭燕桂樹,唐詩晉字漢文章”,周汝昌先生僅僅從中拈出這句詩的關鍵詞“晉字”,對我們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的確“晉字”才稱得上是書法學的真正命脈。魏晉書法是在玄學思想影響下的自覺實踐的產物,也是魏晉文化的代表之一。“著絕藝於紈素,垂百代之殊觀”(索靖《草書狀》)尺牘書劄之間的傳遞,其中蘊含著書法背後的人文思想和藝術精神,可見雖一紙一帖亦足以可見魏晉人的高標遺韻和曠世風猷。甚至魏晉士人特立獨行的風尚直接影響到書體的變遷與衍化。晉人多喜愛行草書,書體流美多變,圓轉遒麗與他們所崇尚的“不激不厲”的思想風格是相契合的。極具儒家風範,當然其中不同程度融合了“唯道集虛”的道家色彩。在這種風氣的盛行下,書法的“軒舉 ”與“駿爽”,雄強與激切幾乎籠罩著整個書壇,寫意之風十分盛行。讓人稱賞的是,作者在爬疏魏晉文人書學思想的演進的同時,沒有偏廢對魏晉時期民間書法的研究與清理。作者對民間墨跡的研究得力於近些年來大量魏晉簡冊、文書殘卷、寫經帛書的出土發現和出版物的公諸於世。比如“雲夢睡虎地秦簡,居延漢簡,長沙馬王堆漢帛書 ”的麵世,可作為研究魏晉書法字體演變的旁證。另外不容忽視的還有碑刻書法的產生和影響。邱世鴻在把握魏晉書法的藝術精神, 一直是著眼於史學、哲學以及美學的視角,在闡釋晉人書法美學思想時,認為晉人把“韻”作為理想人格的最高標準,並使它逐漸成為寫意藝術流派的理想。魏晉書法中的韻還表現為無法而有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書法美學原則。進而分析魏晉書法不是形質上的流美秀媚可以概括的,應該是骨遒墨韻、氣質脫俗、靈氣蘊藉、渾厚華滋。這種以尚韻為主導的書風反映出這一時期的書法,開始把人作為創作主體,及對“書如其人”價值觀念的自覺認識,加深了對書法本體的辯證思考。
(作者係哈爾濱師範大學呼蘭學院藝術係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