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2006年6月16日的《鄭州晚報》刊登了記者對一了的訪談,談話涉及到藝術圈、收藏界現存的種種問題,在社會各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有關爭鳴在將於6月20日的《鄭州晚報》作連續性報道,本站也將跟蹤報導。
自由藝術家一了揭開藝術收藏黑幕
6月7日,《書法報》頭版整版刊登了“一了未了——關於現代書法的對話”一文,這是一了從事現代書法創作近二十年首次在書法界主流媒體亮相。不過,因為他在文中的言辭激烈,直抨書法創作中的種種暗藏弊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藝術圈內引起軒然大波,讚成並為其鼓與呼者有之,板磚橫飛破口大罵者有之。
“一尾魚再鮮亮,但沒有魚味;一棵蔬菜再幹淨,但沒有菜味;有的藝術家作品也很出色,他就是缺少人味。”這就是自由藝術家一了對當前藝術家的批判。雖然此前聽說過鄭州隱居著這麼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18歲離家,棄學雲遊,參禪悟道,最終修煉成“異端邪說”的發言人,被當前藝術圈中的一些主流yabo22官网
看作“大逆不道”者,但從未見到過這位個性藝術家。日前藝術圈正在進行的“一了現象”的爭論也增添了記者對他的猜想。
6月初,為一睹“另類”一了的真容,記者穿過熙熙攘攘的二七廣場,走過摩肩接踵的德化步行街,乘上直登五樓的電梯,推開古色古香的木門,找到了“大隱隱於市”的一了先生。在淡雅的墨香中,他品茗娓娓道出藝術真諦,在濃鬱的酒香中,他大快朵頤狂批藝術陋病。
麵對溫州“炒房團”轉化成“炒畫團”,扛著一麻袋一麻袋現金在競拍現場哄抬藝術品價格,他說:“當前中國藝術收藏‘井噴’現象是造出來的,一個瞎子帶著一大群瞎子往前跑,藝術圈還有一個潛規則就是按照藝術家的職位高低定價。”
麵對當前藝術家四處走穴,相互吹捧,追逐名利的現象,他說:“當前貨真價實的藝術家能有幾個,現在的藝術家哪有心性呀,都被錢籠罩住了,這種藝術家都是像機器一樣流水線大生產,簡直是印鈔機,打著藝術的旗號坑蒙拐騙。”
麵對眾多藝術家爭相蜂擁擠向京城,拉幫結派的現象,他說:“這些所謂的藝術家其實是很多小癟三們,像旁大款的‘小秘’一樣投*一個‘名家’,或一個冠冕堂皇的‘藝術’團體,給自己臉上塗脂抹粉,狐假虎威!”
(書法家已經被書法界這個圈子營造成一個非常庸俗的稱謂,大家都覺得用書法家稱呼自己是一件特別沒臉麵的事情)
記者:您浸淫書法藝術、行為藝術等領域二十餘年,屢有驚人之舉,被稱為“一了現象”,您怎麼看待自己所在的圈子?
一了:書法家這個圈子魚龍混雜,在藝術圈中的口碑特別惡劣,書法家在當代藝術界是失語的,沒有能力去跟其他領域的前沿文化去對話。現在好多書法家在公開場合都不願意叫自己書法家,說自己是個畫家,或者好聽點叫個視覺藝術家,書法家已經被書法界這個圈子營造成一個非常庸俗的稱謂,大家都覺得用書法家稱呼自己是一件特別沒臉麵的事情,但我還是願意把自己作為一個書法家的身份。其間滋味,冷暖自知。
現在隨便一個人隻要拿起毛筆寫寫字,就敢稱呼自己是書法家,但你隨便買塊油畫布畫兩幅就是油畫家,那沒有吧?或者說你喜歡舞蹈,你跳跳舞,你不敢說你是舞蹈家吧?你到卡拉OK唱兩天歌,你唱的也不錯,大家也都給你鼓掌,你不敢說你是音樂家吧?但是書法家就不一樣,隻要早上去買毛筆,下午去練練字,明天就可以在報紙說我是書法家了,這種事情太多了,這是事實,大家也沒有一個什麼標準,那個領導說你寫的不錯,你就是書法家了,這都是很可笑的。在當代書法界能稱的上是藝術家的很少很少,有做的不錯的,不可能說都不行,但是能讓你憑心而論,對他升起一份尊敬的還是少之甚少。
我一個日本朋友,是藝術大評論家,一次到上海見到了幾位很有影響的畫家,參觀了他們的非常豪華的工作室,而且他們極其炫耀自己的各種世界頂級設備。日本學者出來說的第一句話,“中國的藝術家都瘋了,都在鬥富。我今天遭受了極大的精神折磨。”
(有句話講“一個瞎子帶著一大群瞎子往前跑”,這就是中國藝術收藏界的現狀。)
記者:近幾年國內市場藝術品價格爆漲,各種媒體也在爆炒藝術品收藏投資潛力很大,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一了:近年來國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異常火爆,出現了“井噴”現象,火爆到讓人不可相信的地步,這裏邊有很多不正常的因素,有很多泡沫。從整個藝術市場的環境和現狀看,國內的收藏還極不規範,所謂的藝術品收藏,其實主要是官商場上的禮品。
現在對藝術品惡劣的炒作非常可怕,我有錢我可以買你的東西,買後就使勁炒,炒到很高的價格後再脫手。溫州“炒畫團”就會像買房一樣,“組團”買斷某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長時間地買斷權威書畫雜誌相關版麵對這位藝術家進行包裝宣傳,再找一家大的拍賣公司對他的一兩幅作品進行拍賣。在拍賣過程中,“團員”進行接力賽,一次次抬價,直到賣出一個有新聞價值的價格。而這時候,市場上其他地方已找不到他的字畫,“炒作團”就可以把手中這位藝術家的其他作品高價出手了。溫州“炒畫團”曾經包裝了一位畫家,買斷他作品的時候,1000元一幅,而經過他們的運作,最後以每平方尺2萬多元的價格賣出了他的20幅畫。
有些媒體的無知也助長了惡劣炒作,就好像有些媒體與某畫家關係好,我就可以說這個畫家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畫家,我可以把他推出來,連續的推,借助媒體不斷的炒作,帶動一批盲從份子向前衝,於是大家都進入這種惡性遊戲當中來。有句話講“一個瞎子帶著一大群瞎子往前跑”,山東還流行這樣的歌:“瞎買!瞎賣!一群瞎子在等待……”這就是中國藝術收藏界的現狀。
而且很多時候人們認定藝術品的價格不是從藝術角度,而是從這個藝術家的地位,他所擔負的職務,來作為定位標準。這成為當前藝術圈一個惡俗透頂的潛規則,比如有一位前中國書協副主席,他上任後作品價格爆漲,當他退位後,價格又爆跌。不過也有例外,啟功先生的存世作品雖然很多,但一直在升值。
(這種藝術家都是像機器一樣流水線大生產,簡直是印鈔機,打著藝術的旗號坑蒙拐騙。)
記者:您一直不肯進入所謂的圈子中,您對那些圈內的藝術家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一了:藝術講“心性”,現在的藝術家哪有心性呀,現在的藝術家所有的都被錢籠罩住了,利益所籠罩,太多的藝術家、文人所謂的創作呀、思考呀等等,都是為了別人去做,而非自己,看別人的眼色、看別人的錢,看別人的權利去做,而從不看自己內心的真正所求。現在圈內藝術家交流談的最多的一個專業術語就是“平方尺”,“某某畫家牛逼的很,他的作品一平方尺賣多少萬”,“買我作品的人已經排到2008年年底了,我畫不及呀,你先等等吧”,“我連電話都不敢接呀!一接就是幾百萬的訂單!煩死了。”這都是圈內某些藝術家親口說的話,幾乎成為日常廣告語。這哪是藝術創作,這種藝術家都是像機器一樣流水線大生產,簡直是印鈔機,打著藝術的旗號坑蒙拐騙。
有些所謂的藝術家做了一輩子藝術,但實際上他做的東西與藝術毫無關係,缺少一種人性化的東西,缺少那種感動生命的東西。他畫山,就想把山畫得更像一些,你看我的山畫的多像,我的作品就賣的好,就賣掉了。而中國畫的精神、義理,那種很玄深的奧意,蕩然無存,就是畫地圖。書法家也一樣,你看我這一筆是王羲之的,這一筆是王鐸的,哪有藝術家去思考藝術的究竟。你若沒有藝術的心性,一切都是虛偽的,當前貨真價實的藝術家能有幾個,他們就是打著藝術的幌子做欺世盜名的遊戲。
因為藝術品有時候是藝術家內心的需要,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這種精神、情緒、心性,現在沒有東西可傾注,他沒有時間,後麵排著隊等著買作品,他那有時間?當你安靜下來審視他們的作品時,你就會發現他們大多缺少一種精神性的東西,缺少想念力,沒有心性,更談不到品性,而是一個比一個空洞,是“假、大、空”的裝腔作勢。所以說它不是垃圾是什麼?所以你買的不是垃圾是什麼?現在中國書畫的收藏大體上都是垃圾收藏。這是現實,這是客觀判斷,並且是專業性的客觀判斷。
(說白了,他們往往都是打著皇城的招牌到下麵的省會等城市去撈票子,去騙吃騙喝。)
記者:您從18歲輟學雲遊四方,來到書法重鎮河南一停就是十幾年,您也認為河南的藝術氛圍不如北京、上海,哪您為什麼不去京城?
一了:我更喜歡“土”一些的地方,我是從甘肅出來的,我就感覺鄭州這塊土地,我能找到“腳感”,就是一種實在的感覺。如果現在讓我去北京,會讓我感到不舒服、不快樂。其實現在很多人盲目地去北京,主要目的似乎是想向別人證明什麼,似乎呆在北京就證明自己有多牛逼,多有成就。、
藝術家應該是聾子、是啞巴!藝術家必須一意孤行、獨持己見,他應該生活在自己非常隱秘的內心深層當中。雖然不可否認北京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不過,北京的藝術家大多整日慌慌張張、心情浮躁,好象今年30歲,明年就要活成60歲的功成名就的狀態。你不急就吃不上飯,所以都在跑場子,都在碼頭上跑著鬧騰。說白了,他們往往都是打著皇城的招牌到下麵的省會等城市去撈票子,去騙吃騙喝。
在北京真正有獨立狀態和思考能力的藝術家,像陳丹青、吳冠中、艾未未等這樣的藝術家能有幾個?大多數都是在皇城根下討生活或打著藝術家的幌子在社會上裝孫子、裝聖人蛋,還有從下邊城市跑去的很多很多小癟三們,像旁大款的“小秘”一樣投*一個“名家”,或一個冠冕堂皇的“藝術”團體,給自己臉上塗脂抹粉,狐假虎威!實際上都是些混混們,跑龍套的,而生命哪能經得起如此折騰呢?跑幾年不就廢了麼?
其實很多了不起的藝術家,像石虎、朱振庚等,他們都選擇了遠離京城的生活,都是些大智慧者,我覺得這些藝術家應當受到人尊敬。雖然很多人罵石虎,但這些都是“一盲引眾盲”的小人之見,我確信他是大師級的,應是百代不遇的yabo22官网
。古人曾說:不遭人嫉是庸才。我以為,被小人罵,可視若無物;被高人罵,則為幸事;沒有人罵,廢人一個。得到眾多無知者的認同與喜愛無疑是最可怕、可悲的事情。
(就看你能不能得到圈子中當權者的歡心,藝術界當權者的歡心,你跟他獻媚討好,他覺得你很聽話好玩,他就會讓你去他那個圈子裏混。)
記者:你以自由藝術家的身份闖蕩書壇多年,拒絕參加官方任何活動,有沒有想過有一天進入主流圈子?
一了:對我而言,隻有藝術,沒有圈子,當下所謂圈子存在很多惡劣的問題,拉幫結派。現在看你能不能進入這個圈子,就看你能不能得到圈子中某些當權者的歡心,藝術界當權者的歡心,你跟他獻媚討好,他覺得你很好玩,好了,他就會讓你去他那個圈子裏混,你就會撈得很多很多好處,當然這裏麵不是全部。
我的藝術信仰就是“逢路擋道,過河拆橋”,有些腦袋瓜不開竅的人就說,一了那人咋恁狂,做事咋能過河拆橋呢。我覺得藝術性的創作,你必須要有你自己獨有的語言藝術和表達方式,你要通過很多的學習,很多的參悟和實證,當走過那個橋的時候,要把以往的那個東西全部打碎,你所學習繼承的東西要全部顛覆它,你打碎才能重建。我對音樂不太懂,但我覺得中國“搖滾樂王”崔健是絕對了不起的,竇唯也是我比較佩服的,藝術家要有性格與真率的性情,該出手時就出手,你摧殘我、壓抑我、胡弄我,我就反擊你,藝術家不能偽善。
(常見的皮毛形式就是手持煙鬥作沉思狀,端而不吸(裏麵沒有裝煙絲);穿粗布土衣,盤對排扣,號稱返樸歸真;對外在平方尺後麵自己加零)
記者:您經常不僅冒出驚世駭俗的語言,還搞諸如赤裸的“墨浴”、“文字祭”等行為藝術,您是不是在作秀,在炒作自己?
一了:誰都希望自己在前台,去表現自己的才華,贏得別人的關注。不要說人,你看《動物世界》,一個動物想引起其他動物的關注,又是扇翅膀,又是眨眼睛。有藝史以來,中國藝壇就是秀壇,就是看你會不會秀,你會秀,你就會秀出很多風雅的精神,竹林七賢、宋四家等曆史上的文人雅士哪個不作秀:政治之秀、藝術之秀,生活之秀,喝酒喝成酒文化,喝茶喝成茶文化,遊山玩水,玩什麼都能玩出文化來。現在的有幾位大腕藝術家也在作秀,常見的皮毛形式就是手持煙鬥作沉思狀,端而不吸(裏麵沒有裝煙絲);穿粗布土衣,盤對排扣,號稱返樸歸真;對外在平方尺後麵自己加零……諸如此類。
一樣,隻要能博得你的歡欣,能博得你的錢財,能博得你的利益,我沒什麼不可以做的,現在不是笑貧不笑猖嗎?這個瘋狂的時代已經把所有的藝術家、文人逼成商人了。所以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沒有人去捫心自問,去做一個找事者,藝術究竟何為?我隻不過以身試法,為了藝術信仰與良知,為了書法在當下贏得藝術大格局中的話語言說,我必須讓自己走在前沿,通過我的言論引發這種問題的深入思考與檢討。
yabo22官网
誌
一了,本名朱明,1970年生於甘肅皋蘭,現居鄭州。曾因創辦主編《禪藝研究》而聞名學界。在近20年的書道研習與參悟中,從不參與書協(及官方)舉辦的書法展覽,以邊緣的自由藝術家身份闖蕩書壇,並涉及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等現代藝術領域,成為備受藝術界關注的書壇前沿yabo22官网
,被稱為“當今中國書壇最有創造性與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曾榮獲2005年韓國國際書藝雙年展最高藝術獎。2005年被日本文化部邀請對日本進行三個月的學術訪問。近年來作品逐漸得到國際藝術界的關注與收藏。先後於中國美術館舉辦三次個人書法展,並出版有《心禪藝境》《魔界》《一了書道》等十部論集、作品集。